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chu1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chang断chu1,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已亥记梦》
这首词很多人烂熟,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词。十年之后,他与继pei王闰之结婚的第六个年tou,某日,是王弗的周年。他梦魂相扰,犹记得她小轩窗下梳妆的样子,shen情一片,宛然可见。
史载,王弗xing“min而静”她博闻qiang记,东坡偶有遗落,她也能从旁提点,与东坡琴瑟和谐。东坡自称“yan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又言“余xing不慎言语,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肺腑。有所不尽,如茹wu不下,必吐之乃已,而人或记疏以为怨咎…”容易把与之jiao往的每个人都当成好人。王氏安静谨慎,与生xingtiao脱豁达的东坡正是互补。
《东坡逸事》里有王氏“幕后听言”的故事,是说东坡每有客来,王弗总是躲在屏风的后面屏息静听。不过我想那应该是些家里的亲眷叔伯,或是无关jin要的官员朋友,来求东坡办事聊天,言谈间偶然论及新wu,妇人家听听也不要jin,只当长了见识。这自然是东坡的豁达开明chu1。那是宋朝,整个人文思想已由唐朝的外放式向内缩jin,女子的天地有越来越小的趋势,东坡能如此待王弗,足见其不是一般男子。
但若是一干政要来访,退居密室尚且不及,如何lun得到一个女子,幕后听言干涉时政?苏轼再豁达也不会zuo此逾礼之事,他是士大夫,不可能逃脱礼教,即是现在也不太可能。其实中国的男子,从古至今,骨子里未尝有翻江倒海的变动。在某些事上,他们jian毅得叫人惶恐,历经风雨却依然故我。
往往待客人走后,她每每ruan语相劝,说得在理又每得印证,连苏轼也是服的。他得她,是真正的贤妻内助,因此苏轼早年青云直上,除了有欧yang修等先贤的掖助外“妻贤夫少祸”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对这个发妻,连苏轼的老父苏询,也是极满意的。
什么时候读到这首《江城子》已经不记得了,应该是在迷恋港剧的年代。有一bu电视剧的一场戏,女的站在崖边,长风凄凄,yin完这几句,便tiao下去,又穿着红嫁衣,决然回眸间有林青霞的不败风采。当时就哭起来,这几句词有让人心旌摇曳的哀苦。
又有金庸写杨过十六年后在绝情谷候小龙女不至,一夜白tou,是《神雕侠侣》里最伤情的一段,金老tou儿这样写——
霎时之间,心中想起几句词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chu1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苏东坡悼亡之词。杨过一生潜心武学,读书不多,数日前在江南一家小酒店bi上偶尔见到题着这首词,但觉情shen意真,随口念了几遍,这时忆及,已不记得是谁所作。心想:“他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我和龙儿已相隔一十六年了。他尚有个孤坟,知dao爱妻埋骨之所,而我却连妻子葬shen何chu1也自不知。”接着又想到这词的下半阕,那是作者一晚梦到亡妻的情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料想年年chang断chu1,明月夜,短松岗。”不由得心中大恸:“而我,而我,三日三夜不能合yan,竟连梦也zuo不到一个!”
无论是文字还是影像,这一段每每惹我落泪,从无落空。追想起来,应是在看《神雕侠侣》之前已有了印象,所以后来读到便如故人重逢,有无比的亲切gan。我想起这书中还有一首元好问的《迈陂塘》,起句是:“问世间情为何wu?”也是多赖金庸小说的宣传才广为人知。可见武侠也有好的,就看人怎么看。一样的dao理,世人多评定苏轼为豪放词派,其实子瞻的情词小令一样写的清灵疏秀,柔媚不让婉约派,风骨刚yingchu1,又胜其一江chun水自东liu,由不得人不服。
他和李白一样是天才。天才每不为世俗liu法所拘,所经所历每每淡笔描摹,却是风雨也不能减损其意。
苏轼一生为情所重,也自多情宽厚,有树yu静风不止的快乐烦恼。就好比现在的天王ju星之与追星族,每每有女人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