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断chang人在天涯(2/2)

天边,汉月,冷浸浸,悲无声。

极目黄沙,青史芳的王昭君也只是个断人在天涯。

王嫱奉了君命,抖擞神全副銮驾地和亲,也不过是个离乡别井的女,着了妆、艳服,环佩琳琅,上戏台,唱一场昭君。人生如戏。皇上、阏氏、单于,说到底都是戏,都只是人生的一个过场。看得姿婀娜,耳听得青史芳,即使是一大戏,依然躲不过台上空落落,台下各自伤。

《天净沙·秋思》这样的小令,更像一个朴实动人的神话,不是可以凭苦能够得到的。即使在致远上,也应该是个神话,可遇不可求,好像某一夜漫天繁星落时,当时有一个仰望天幕的人,有幸沾染了整个衣襟的光辉,摇摆震颤,不可言说。

她不后悔。红颜绝,本应是这世间夺目的一抹,为什么要以黄金来玷污,她不屑。

致远就是老树,致远就是昏鸦;而背景则是小桥,,人家。当然,致远也是古致远也是西风,致远也是瘦

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他的决定酝酿的悲苦,必定要他亲自承担。

岂能将玉貌,便拟净沙尘。

纵然有车如如龙的队伍随驾,远方还有呼韩邪的盛大迎接,可是,别故乡,别故国,别故人,一骑红尘妃泪,怎样的繁华如锦也掩不住,她灵魂里漾的萧瑟。

当夕西下,致远还是那个远在天涯的断人。但天涯又何尝不是致远?还有夕

然后,终于有一天,这个心旌摇曳的人,能够慢慢讲述起自己那一刻的惊艳。

这样一幅年代久远,画在那宣或绢上的墨国画,有天然的颓废之,很适合客、雅士,乃至达官贵人的味。

离去。最后一次回眸这阙,和玉阶上黯然伫立的男人。

陛下,斩了延寿又如何?我们,回不去了。汉苑,她冷凝地站住,把这几年积累的幽怨倾覆来,倒于他上。曾经她是属于他的人,他却亲手赐给了别人。现在,她就站在他面前,咫尺天涯的距离。再,也不能够接近。

忘不掉,大殿上初见他的第一面。那个端坐在龙的人,是她魂牵梦萦的君王。

时至今日,致远依然是秋风肃杀,黄尘漫漫,红日西沉时那条天涯归路。大多数中国人都想去站一站,使疲惫无羁的灵魂稍稍休憩…

华服下,是单薄纤弱的躯,她无法忘却自己的汉岁月。一个又一个秋天过去了,她倚门,梦承恩。君王不至。一切,只是因为当初倨傲,没有给那个可鄙的延寿一贿赂。

我由《天净沙·秋思》想到《汉秋》,都是致远的作品,这个元朝“曲状元”写的名剧。

纤弱的昭君上了,往胡地行。风撩着鬓发,割面地疼;怀抱琵琶作胡笳,《十八拍》悲歌不绝;大雁闻声坠落,不知是因为她的貌,还是弥漫的哀伤?

这个男人一样看她看得痴了。她笑,像秋风一样萧瑟。人生,是这样荒凉。谁料得到他和她之间的初见,就是收稍。

在暮苍茫中,那个骑着瘦,远离家乡漂泊的人上,凝聚着典型的中国落魄文人气质——潦倒失意,惆怅无奈,鬓先秋,泪空,等待江山都老,颓唐带愁归…

后来,远方的呼韩邪单于来求亲,她决意。从此以后两国的安宁系于她一,像唐人慨的: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天净沙·秋思》,它像是上天苍生哀苦,所以借致远这个人说来,籍离人。致远之后,秋思这盏离愁之酒,渐渐馥郁成断之毒,有绝世的香,可惜饮一,会断

看见树叶飘落,曾经的如玉碧绿,转为枯黄。她笑,不知自己还能挨几年?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叹今生,谁舍谁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