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故国三千里,二十年,一声何满
,双泪落君前。
——《谒金门》
光
艳如血,我将满纸思念尽付词章,怄断愁
。再明媚的天气,也不可能回复当年和你一起陌上游
的碧绿心境。
由朱淑真的《断词》想到唐人张祜的《何满
》。《何满
》亦名《断
词》,是唐诗里非常著名的断
之作。估计四万八千首全唐诗,缩
到一百首,这篇都会
选。
据说这首诗在当时受推崇。大臣令狐楚,认为这首诗为千古绝唱,于是上表给唐穆宗李桓,并把张祜的诗作也一起呈上。本来有了名
举荐,皇帝赏识,张祜很可能一诗成名,平步青云。这
事搁别的朝代说是神话,然而“以诗
仕”在唐朝却是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事情。德宗时,韩翃以“
城无
不飞
,寒
东风御柳斜。日暮汉
传蜡烛,轻烟散
五侯家。”扬名天下,才名飘忽忽传到皇上的耳边。后来德宗
边缺一个秘书,中书省提供了两份名单,皇上都不太
兴趣。经再三请示,皇上钦
韩翃。当时还有一个江淮刺史也叫韩翃,两人重名,宰相问要的是哪个,圣上批复:“‘
城无
不飞
’那个韩翃。”
一枝红荷归南海。未尝不是慈航普渡,慈悲一场。
好是风和日,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
帘不卷,断
芳草远。
其实一直都是那个和你一起月下漫步,笑语翩跹的人,生死之间,未曾松开手指。
宋是那样积弱的国家,礼教却是那样森严,比军法更不容违背,对女人的态度远比对敌寇决裂勇猛,实在令人叹息。试想,男人的心思若全用在规置女人上,那么怎样的狼狈不堪,也都是应得的教训了。
终于渐渐地郁郁地死去了,父母认为这样的女儿有亏德行,不许她安葬土。女
无才便是德。父母认定,是她的多学多才害了她,不能安心地
一个正经妇人,一怒之下,将她所有的诗作付之一炬。
——张祜《何满》
我知,那一晚,香菱要死了。可是。她一生的悲苦也过去了。其实,朱淑真也是一样的,当生命安睡过去,她血
里的悲苦也渐渐
淌
净了。
那么离别应该就是那一次的上元灯节,她约他最后的商量。因为再迟,父母就要将她许给别人了,但是他没来。
“不见去年人,泪衫袖。”
来生来世,希望朱淑真可以个快乐自在的人,回复本
里的甜
憨。在西湖淡烟轻雨中,盛开如
。
我突然想起来,第一次知《断
集》这个名字是在央视版的《红楼梦》里。那个好学苦
的巧丫
香菱,就是在
夜,就着一
微弱的烛火读这本词。夏金桂夜里叫她,她悚然一惊,把诗集丢在桌
上,奔过去接受差遣。那本书孤单单离了主人手,翻转过来。烛火映着,看得清楚是《断
集》。屋
里蜡烛红泪滴个不停,打
“断
”两个字。
“赌书消得泼茶香。”李清照有赵明诚的托着,再颠沛
离,人生的底
是明黄的,亮丽的,她心里的
情未灭;而朱淑真遇人不淑,即使她的丈夫也为官
仕,并非一介平民。所嫁非所
,这份哀苦也足够一个多情痴心的女
幽怨一生了。
只可以肯定,谁比谁清醒,谁比谁残酷。
——《减字木兰》
朱淑真到底离了婚。她是个叛逆的女,到老了,
固依然。她是太执着的人,哪怕不能够和
的人在一起,却也一样不能够和不
的人在一起。一心要挣脱无
的婚姻藩篱,即使最后荆棘满
。
我们再来看她后来写的词:
后来有人惜淑真的才华,将她的诗词整理
来。《断
集》是她的诗集,词集则叫
《断
词》。
境、境界都不如易安开朗轩旷。
终于和你——在里,失散了。不兜不转,兜兜转转,都还是失散了。
“去年元夜时,市灯如昼。月到柳梢
,人约黄昏后。”我依然能那样清晰地回忆起灯会那一日每分每秒的光景,闭着
睛追溯每一
滴,与你之间轻声别离,经历了断
之痛,安静回归。
却也很难讲,到底谁更无情?
我的日常生活里,怎样都免不了一个“独”字。他不我,我不
他。
寒着病,病里,我仍是无人可以拥抱依靠。我和你,我们之间可以因为小小细雨就相互拥抱取
,与他之间却是西湖
,波澜不起。
断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