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金陵十三钗》中的圣经文学元素(1/3)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金陵十三钗》中的圣经文学元素

李芬

严歌苓是近年来活跃在世界文坛上的一位华裔作家,在华人文学中有着很大的影响。有人将她称为“当今华文创作最细腻min锐的小说家”她的近作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候的一个凄mei故事。

一、标题的双重象征

标题《金陵十三钗》ju有中西文化双重象征意味。稍微熟悉中国文学的作者都知dao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有着“金陵十二钗”这bu小说也可以说是描述了十二个妙龄女子的悲惨故事。“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寄人篱下,过早地香消玉殒;妙玉虽遁入空门,却也落了个不好的结局…十二个女子个个心比天高,却命比纸薄。标题“金陵十三钗”从中国文化的角度chu发象征着《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暗示着主人公既像林黛玉、史湘云、妙玉等十二个女子那样年轻,mei丽,又有着她们的悲惨命运。小说中赵玉墨“不是那zhong艳丽佳人,但十分耐看”“是一个心气极高的女子,至少有一万个心yan子,她四书五经也读过,琴棋书画都通晓”可她与红菱等女子都有着不幸的命运。生活或家ting的不幸让她们坠入红尘成为金陵名ji,饱受生活的艰辛。她们的命运甚至比《红楼梦》中的“十二钗”更为不幸,至少薛宝钗她们曾经有过幸福的童年,而小说中的女子豆蔻在几岁时就尝到生活的艰辛,小小年纪就沦为ji女,十五岁时就惨遭日本兵蹂躏,她们每个人shen上都有一bu辛酸史。光从小说的题目来看就能看chu小说和《红楼梦》一样描述的是妙龄女子凄凉的故事。

其次,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看,标题“十三钗”又包han另一个隐喻。基督教文化有着其独特的象征符号ti系,用以表达信仰观念和价值标准,这些象征符号与基督教的信仰传统及文化成因密切相关,形成了约定俗成、han义明确的固定模式。通过语言和图像的表述,它们逐渐沉淀为基督教的外在标志。如原罪,十字架,蛇等等,其中“十三”是基督教中一个重要的象征。耶稣基督和他的十二个弟子共十三个人共进最后的晚餐,由于犹大chu卖,过后耶稣就被带走钉上了十字架,以自己在十字架上liu血献shen把人类从罪恶中解救chu来。“十三”成了圣经典故中一个重要的数字,意味着不吉利,在西方人们对十三都怀有一zhong恐惧情绪。在小说的标题中的十三也隐han了不祥的han义。耶稣为了解救人类,牺牲了自己,把他自己送上了十字架。小说中赵玉墨和她的姐妹一共十三人,为了拯救别人tingshen而chu,把自己送上祭台。

在小说中,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和圣经故事相呼应,选择了平安夜。只不过耶稣是在这时候诞生,而她们却在这个时候牺牲。耶稣被捕时正与门徒聚在一起,赵玉墨她们正聚在一起为过圣诞节zuo准备时,来了一群日本士兵想邀请那些女学生前去日本兵营唱诗庆祝节日。谁都知dao他们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要听唱诗,他们的目的只是那些清纯可人的女学生。赵玉墨和她的十二个姐妹共十三人也是为了拯救教堂里的女学生不被糟蹋,主动牺牲了自己,这和耶稣把自己送上十字架相呼应。在这里作者把赵玉墨描写成了为了解救别人牺牲自己的基督形象。只不过有点反传统的是圣经中的基督是男xing而这里的基督却是女xing,这可能是和严歌苓擅长女xing书写有关。她认为“母xing包han了受难,宽恕,和对自shen毁灭的情愿,是最高层的雌xing”在她的作品中女xing有着更多的自我牺牲jing1神和隐忍jing1神,如《扶桑》,中国ji女扶桑即使遭受蹂躏却还对人们充满爱心。《少女小渔》中的女主人公小渔为了与男友团聚去了mei国,为了拿到绿卡男友让她与一个老年mei国男子假结婚,为了照顾生病的“丈夫”失去了自己的男友。《第九个寡妇》中的女主人公王putao幼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