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孤旅(7/7)

一阵才平静地说:

“告诉你吧,我也吃过…人。”

6

一个短暂的晴天,幸运之神无意中将目光投向困在野人山的受难者。

一架执行任务的美军侦察机偶然在丛林上空发现了烟火,那是一群中国士兵正在熏马蜂。于是天黑之前,一队美军运输机急急忙忙飞到布帕布姆山投下许多降落伞。这些物品中不仅有食物和药品,还有雨衣、帐篷和一架电台。受尽磨难的人们绝处逢生,这天晚上,这支失踪已久的孤旅终于同外界取得了联系。

重庆。

委员长正在陪宋氏姐妹打麻将。委员长手气不错,兴致勃勃地把象牙骨牌碰得哗啦啦响。

侍从室主任钱大钧悄悄进来,附耳低语:“委座,杜聿明找到了。”

委员长无动于衷。他摸起一只“东”刚要出,突然又缩回手来。宋美龄叫道:

“大令,打的牌可不许赖呀!”

委员长呵呵大笑,把牌推倒:

“我搁牌了。三元会——满贯。你们不信?”

他转向钱大钧,不耐烦地说:

“叫他到印度去。告诉他,我不愿意看到他们埋在缅甸。”

灰色的大军终于又开始移动起来。但这次不是朝北而是向西。

一阵阵凄厉的军号象喇嘛招魂一样将一群群衣衫褴褛的幸存者从四面八方的山洞和树林里召唤出来。他们全部半死不活骨瘦如柴,走路摇摇晃晃。但是他们还是听从了来自重庆的命令,顶着暴风雨踏上通往印度的苦难历程。

美国飞机的出现无疑改变了中国军队的命运。每逢天空短暂放晴或者云层稀薄的时候,大批美国运输机就循着电台指引蜂拥而至。地面的人们好像大海里的溺水者,只有牢牢抓住空中抛下的救生圈才不会淹死。有次飞机还投下几名具有牺牲精神的美国军医,他们也加入徒步行军的队列,并且有效地帮助中国官兵打退疾病的猖狂进攻。

然而形式并未见乐观。

对行军者来说,雨季翻越凶险无比的野人山是件冒险的事。没有道路,队伍劈路前进,日行二三英里;洪水阻道,有时一连数日皆不能行。行军极大地消耗人们的体力,磨蚀他们的意志,有些身体虚弱的士兵往路边一坐,就再也站不起来。

死亡的阴影依然紧紧追逐中国人。

杜聿明后来在回忆录《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中不无沉痛地写道:

“…各部队经过之处,多是崇山峻岭,山峦重叠的野人山及高黎贡山,森林蔽天,蚊蚋成群,人烟稀少,给养困难…自六月一日以后至七月中,缅甸雨水特大,整天倾盆大雨。原来旱季作为交通道路的河沟小渠,此时皆洪水汹涌,既不能徒涉,也无法架桥摆渡。我工兵扎制的无数木筏皆被洪水冲走,有的连人也冲没。加以原始森林内潮湿特甚,蚂蟥、蚊虫以及千奇百怪的小巴虫到处皆是。蚂蟥叮咬,破伤风病随之而来,疟疾,回归热及其他传染病也大为流行。一个发高烧的人一经昏迷不醒,加上蚂蟥吸血,蚂蚁啃噬,大雨侵蚀冲洗,数小时内即变为白骨。官兵死伤累累,前后相继,沿途白骨遍野,令人触目惊心…”

当时队伍里流传着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军部某卫士班,散宿于林中,次日晨起,皆不见归队。连长觉得不妙,急忙派人寻找,只找到白骨若干。原来一班人皆成过路巨蚁之肉俎。巨蚁是热带丛林的灾星。食肉,性凶猛,猛兽蛇蝎皆避之唯恐不及。

机枪兵许某,腹痛,遁入草丛大便,半日不出。同乡者呼之,不应。急往草丛视之,赫然看见许某枯缩于地,已被蚂蟥吸干多时。

某工兵排,奉命搭桥,皆无踪影。营长闻讯大惊,亲往查看。原来工兵排误入沼泽,蚂蟥翻涌,成千上万,工兵尽成骷髅。热带蚂蟥为世界所罕见,体长盈尺,粗若棒槌,附于牛马之躯,一次可吸血斤许。

相传杜聿明为林中瘴气熏倒,昏迷不醒,全军官兵因此延误行军二日。“瘴气”并非气体,而是由亿万细小毒蚊组成的灰黑雾阵,远看如烟,如霭,常麕集于水洼潮湿之地,遇有人畜惊动,便群起攻之。后来有人发明采集野艾扎制的火把驱蚊,队伍才免遭更大的伤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