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早了,伤口未愈合,医生出于好意,通过包扎捆绑,执著地期望靠他自身的力量使伤口长上。然而,因为子尤毕竟是经过三个疗程化疗的人,皮肉的生长能力要差许多,为此,我们花去了十多天的时间,终于大夫在今天下午为他缝针(不打麻药)。这样,明天观察一天,后天就可以出院,回头再来拆线。可以说,可能的一切身体之苦子尤都受过了,不过他每一次都表现得令人赞叹。然而,和最重要的好消息———子尤的病理结果相比,这些苦都不算什么。病理报告显示:坏死的组织加囊性畸胎瘤。这是术前三个疗程化疗的成绩。为了有更好的未来,我们大约本月底再进行一个疗程的化疗。当子尤得知自己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手术可能的风险以后,表现得异常开朗。他觉得自己的十四年生机勃勃波澜壮阔毫无遗憾。他说:“上帝准备送一个金灿灿的肿瘤给一个人,怕胆小的人支持不住,接受这个肿瘤的人需要坚强。然而坚强挺下来的人,留下来的只有平淡的忍受;所以他又准备送给一个乐观的人,然而乐观挺下来的人只有笑没有回味;于是,他就选择送给我。我是超越一切的!我把它叫做享受。”虽然他在医院已经呆烦了,天天唱“我要出医院”但是照样高高兴兴地干爱干的事儿,自称是最好的病人。每天晚饭后,我带他到我住的宾馆看电视作为调剂。我自己在经历了三个多月的高强度精力和体力劳动之后,终于开始放松一点儿,能吃能睡,再去迎接下一步的化疗毫无问题。并且我和子尤已经开始在计划以后的生活,那是使我们憧憬和期待的生活。
谢谢朋友们,祝大家身体健康。柳红
柳红十三告
Sent:Saturday,August21,20048:17PM
Subject:柳红十三告
诸位,
子尤于7月16日从301医院出院。通常术后四至五周是最佳化疗时机,于是我们于7月底入住北大肿瘤医院。可是由于子尤血小板低且持续下降,不得不先设法提升血小板,为此耽搁了三个星期,直到8月16日才开始化疗。昨天,我们已经结束了化疗给药,尚需要一段时间恢复和改善体力特别是骨髓抑制情况。这一次化疗的结束意味着我们的西医治疗暂时告一段落了,今后我们还将从多方面努力增进他的健康,包括依靠中医。综合各种考虑,诸如一,子尤的身体状况和相应的生活方式;二,在考试指挥棒下的现行学校体制;三,子尤个人的读书习惯和兴趣,我们拟作退学打算。这样一来,我的责任更多一些,不过,一切都会安排好。我们治病五个月了,一直得着朋友们切实的帮助,子尤和我感激并珍惜,也将回馈出来。同时,也因为太多的见识而使内心时常充满感动,也多有发现和心得。比如,我们斜对门病房一位妻子照顾白血病的丈夫十年,丈夫病好了,如今她患癌症,丈夫反过来照顾她。很多人会认为他们多“惨”啊,可是有多少人体尝过他们之间美好的感情,那种患难与共的生活难道不是现代人的梦想吗?在医院里,只有爱情而没有爱恨情仇。平时人们忽略了的丢失了的,此地却充溢着。再比如,其实,现在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但是人们对它讳莫如深,知识不足,一旦发现病,往往难以承受,甚至有放弃治疗者。我觉得,对于癌症,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不知而导致不治的。对于癌症的莫名恐惧,除了在医学上的没能给出确切的病因解释之外(其实其他病也很难说就确切给出了,况且确切给出了又怎么样),还有文化上的赋予,我们需要破除和瓦解这种普遍存在的恐惧。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是这样,但今天的美国对待癌症的态度则要开放科学得多。只有这样,才能使巨大的肿瘤人群受益,其实是每一个人受益。美国的癌症发病率正在减少,治愈率和存活率正在上升;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正在上升。因此,对于肿瘤的相关知识的普及十分重要,而它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心态和环境。董辅礽老师的《赴美就医记》值得一读。
如果哪一位朋友有肿瘤就医方面的问题,找我来吧,或许我能提供一点建议。柳红
柳红十四告
Sent:Saturday,September11,200411:05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