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谈自由诗
(2004年12月8日)
都说现在已经没人写诗,越来越不景气,我看不是,诗生在每个人心中,永远永远都存在着,mei丽着。我们班里tou就有不少写诗的男生女生,当然,是很私人的。可这也很能说明问题,写诗(主要是自由诗)在我的同龄人中很普遍,办的班刊里她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想像,当我们成为世界的主人翁时,诗歌仍会同样生机盎然。我想人们产生诗歌不景气的想法是因为刊wu上公开发表的诗实在太差了。确实,我看了都要gan叹江河日下。比如我的三首诗被《诗刊》选登,好不容易得到(实在市面上没人卖它)翻翻,除了我以外的那些诗我都不喜huan。
由此,我明白了,并不是人们忘记了诗。大家都在写,不为了什么,只是写给自己看,这才是最真实的写诗状态。那为什么人们不看诗歌刊wu呢?因为统治公开chu版wu的那些所谓的诗人都是些自以为是的人,我指的是他们写诗的心态。写诗写给自己没关系,可如果所写诗歌刊登在大家都看的杂志上,那就应该ju备一定的普遍xing,要引起人们的共鸣。他们写诗gen本不打算给人看,自shen自yin,不知所云,实在是玷污艺术!我惟一庆幸的就是自己登上《诗刊》的三首诗读者都看得懂。我心中的好诗———用词、思想、个xing这三个因素都是不可缺的。诗歌哪里高shen莫测?就是那些写“恶心东西”的人认为要把它ba高到一个似乎高不可攀的地步才写得不知所云。记得《新月诗选》1931年chu版时,陈梦家写序,其中提到他们的创作方向是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一群因爱诗而写诗的人,如一gu清新的泉水。序文中阐述了他们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对新诗未来发展方向的想像,这是非常重要的。翻一翻新月诗派的诗,如徐志mo,无chu1不ti现着一zhong古诗词般的节奏,以及西方诗歌影响下的韵律。单说他,《再别康桥》之所以成为经典,我认为其格局是很有关系的。一块块整齐地拼接在一起。我不喜huan一句话过长,一行中肆意加标点更让我心痛。所以像志mo的《大帅》一类因战争而写的诗,过长,不整齐,韵上很不规则(我是很注重这个的,最近自己的诗基本都一韵到底,朗诵非常方便),由此可见,他是不能沾染现实的尘埃的。
早期诗歌如新月诗的缺点就是白话的转变上还不彻底,就像我们中学课本上选取的鲁迅作品,大家就经常嘲笑,类似“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奇怪语句。另外要说的一点就是表达思想的手法。闻一多的名诗《死水》,用词太肮脏了!还有《夜歌》,我很能ti会它意境的塑造,但以癞蛤蟆开tou,老妇人结尾,中间还夹杂着血样的狰狞,胡松的散发一类的词,不mei。徐志mo的《大帅》也犯了这mao病,它很口语化地讲了一个埋尸首甚至活人的故事,手法上很有突破,但看不下去。王尔德在小说《dao连格雷的画像》的序言里,惊天动地地———请允许我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因为王尔德的序言实在绝———说一切艺术都是毫无用chu1的,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他认为艺术不为现实服务。他说艺术家是mei的作品的创造者。王尔德就是这么zuo的。
且不说这zhong思想对不对,我还是bu分赞同它的。由此再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