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百八十五章金风玉lou一相逢(2/2)

方清之有心理准备,早在家里闷完了,此刻面上不动声。镇静如常,一板一的完成了谢恩仪式。让人看到后,赞一句“方编修遇大事有静气,得恩遇而不忘形”

诏书前半段骈四俪六的可以忽略掉,在翰林院都是大家写熟也听熟的东西,关键话只有一句“侍讲李东、编修方清之俱为《文华大训》编纂,皆侍班东

前来旁观的众人一片哗然,今次这特殊的诏书果然有特殊意义。翰林院是英荟萃的清华选之地,随便一次人事升迁,都有可能影响到若年后的朝堂走向。说得严重些,这诏书等于是在未来阁老候选人名单上增加了两个人。

但李东被突如其来的幸福砸了,虽然他被十几年板凳生涯磨练的心,但是此刻仍旧忍不住恍恍惚惚。还好旁边有个榜样,能叫他学着方清之就班完成了谢恩,没有错。

还是那句话,翰林中不看品级,只看有没有上升渠。比如同样的五品,上升渠的,五品就可以内阁办事;没上升渠的,就只能在翰林院当一辈五品老学士。

可以想象得到。只要帮皇家修完《文华大训》,两人肯定是立地升级,转为詹事府左右坊里的官员,这是在礼节上皇家必须给的谢意。

众人与谢迁就一直这样立在院门的聊着…方清之与李东单独被晾在了柯亭,孤零零的面面相觑,看起来很尴尬。

哗然之后,众人蜂拥而上,一起向李东和方清之喜,一时间大堂中人声鼎沸。

方清之经自家儿暗示过,心里有所预,但李东却忐忑不安,两人便一起前往大堂接旨去。不只两人。还有一些看闹的也去围观。

翰林院与内廷联系密切,有诏书过来实在是家常便饭一样的等闲事情,本不值得惊奇。但是方清之和李东两个人。一个是最近很有风的人,一个是十几年的板凳人,有什么圣意能将两人凑到了一起?这让众人很好奇。

PS:昨天看到电脑就想吐…今天早晨起来后赶码字补上昨天的更新。

被惊扰到的众人齐齐注目。这大喊大叫的人原来是在翰林院负责杂务的孔目,姓张。

不过话说回来。李东没有当场过去,那已经可以说是心理素质非常大了。

联络情来了,关系也是要经常走动的。他习惯的来到柯亭这里,站在院门,便见一群人迎了上来。

词臣升迁与其他官员不同,有自己专属的车,那就是转为詹事府左右坊官员,再外放为寺卿、侍郎…到最当然是殿阁大学士。

方清之本无所谓,但李东长叹一气,有懊悔今日不该一时怀世闹书生气,结果成了这尴尬场面。都忍了十几年了,还差这一天么?

这次关于李东和方清之两个人的任命。表面上看两人官衔品级原封不动,但主修皇家教材和侍班东两项差事可是千金难买。这象征他们了上升渠里,不再是普通翰林,而成为有望角逐内阁坑位的翰林。

张孔目三步并作两步的冲上来,对方清之:“从中有诏书到了!两位大人去接旨!”

李东愕然不已,他与刘棉八杆打不着一撇…他也曾经梦想过,有人慧识珠,向朝廷举荐自己这个人才,但是梦也梦不到竟然是由刘棉举荐啊。其实由谁来举荐自己都不奇怪,但刘棉是这样无私的人么?

寒暄过几句,谢迁正想领着众人去柯亭那里坐坐,但远远的望见方清之站在那边,于是乎谢大人停住了脚步。

方清之走下亭台阶,对李孔目:“我与李兄在此,阁下有何贵?”

却说方清之又斟酌片刻,正要开把方应的婚事告知李东时,又有人冲过来,对着院大喊:“方编修!李侍讲!两位大人在否?”

前一刻茕茕孑立,后一刻繁似锦,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太刺激了…李东清醒过来后,没有陶醉于别人的恭维,连忙拉住传旨太监,悄声问:“在下何以沐浴天恩?”那太监答:“听说是刘博野举荐的。”

人群渐渐散去,方清之可算找到了与单独谈话的李东机会“宾之兄,关于犬的婚事,实在要对不住了…”

一边是众星捧月,一边是孤立的两人,翰林里九成九都是聪明人,当即就有人到不对了,不过没人说破。有些事情是心知肚明但不能说来的,只能面上若无其事。

之所以停住脚步,也许是谢大人面对方清之天然有心虚,也许是故意为之,但谁也说不清楚,也没人能说得清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