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府旁边就是寿县文局,我想他们一定有相关的详细资料。走
去询问,文
局也没有这方面的资料。
这座状元府何时建造的?是什么样的背景下造的呢?
二百载绵绵奕奕,治绩昭,熙功茂,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飞五,光华照日月星辰。
寿县当然不缺文化,但状元府这样的建筑业要尽快抢救。我一直觉得,即使是世界最的楼,只要
备经济实力,各地都是能建起来的。但从历史
,带着无限荣耀走来的“状元府”不是什么地方都能建的。如果从隋炀帝大业中设
士科考试算起,整个中国文“状元”也就800多人。这中间,安徽籍可考的状元41人,分别在15个县市。也就是说,在安徽,你经济再
大,有资格“修建”状元府的也就15个县市,并且有些地方
本就没有状元府的遗存踪影。
“状元府”是坊间叫法,它真正名字是“太傅第”,始建造于1908年,这一年,八十二岁的孙家鼐被赏为太傅,在老家寿县城北街建“太傅第”,不仅规模大,里面还有皇上颁赏的御书及诸多珍品。
亟待抢救的状元府
昔日的“太傅第”
亿万年济济绳绳,顺天心,康阜,雍和其
,乾健其行,嘉气遍九州,
统绍羲皇尧舜;
孙家鼐最大的贡献在于教育,他是中国创办等教育的先行者之一。1896年,他给朝廷呈上著名奏章《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明确提
筹办京师大学堂的“六事”,提
了“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
,西学为用”的主张。果然,光绪帝颁谕,任命自己的老师——时为吏
尚书、协办大学士的孙家鼐为
学大臣,实际就是教育最
行政长官。
孙家鼐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是北大创始人。他留下的“状元府”更是难得的文化元素,是供后人瞻仰的历史遗存。
元府的规模与设计赞叹不已。
寿县状元府不是一般的人文资源,但居住在里面的百姓之家由于缺乏统一理,存在私自改造,肆意建设现象。目前,遗存尚在,还有见证昔日府第荣耀的老人可以提供记忆。所以,抢救还是来得及的,但刻不容缓。
中后的孙家鼐后受修撰,
值上书房。八国联军攻
北京后,他奉慈禧召至西安,起任礼
尚书。1906年,清政府宣布立宪,设立资政院,孙家鼐
任总裁,召诸臣
班
讲。他撰尚书、四
书讲义以
。1908年2月,封赏为太
傅。
当前,各地大兴建设,钢泥大楼林立,但是缺少文化的城市则是没有灵魂的。像状元府这样的古建筑更是一个地方书香
郁的历史符号。
继续在街巷询问。寿县文庙保存得古古香,门
有人在叫卖假名家字画,最低五十元一张,市民争相购买,看来古城人对传统文化是
的。里面有许多老人在下棋,打牌,询问状元府,他们都很
情,你一言他一语说起来。
1859年,古城寿县轰动了,32岁的孙家鼐中咸丰九年中己未科一甲一名。家乡人还
传他考试的一个故事,在殿试时,也许是
张,他把汉代名儒董仲舒的“舒”字写成了“书”字,10位阅卷官竟未发觉。咸丰也没发现,金殿唱名,孙家鼐中了状元。这当然是笔误,可在科举中是大事。不过,他的才华是
得皇帝赏识的,殿试时,咸丰命他以大清六代皇帝兴隆为题撰联。须臾之间,他当即
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