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雷池烟波今何在(2/2)

雷池变迁,是自然力量的结果。它留在文学史上那优风景、良好生态是令人无限神往的。

雷池曾经几度寂寞。即使人们说起“不越雷池”的成语,也很少去考究它的。在商业大的兴起中,人们又认识到了它潜在的价值“雷池”被注册成了许多商标。还曾经上演了争抢故地的波澜。比如,湖北黄梅在争论是黄梅戏故乡后,再次抛是古雷池的所在地的说法。

“雷池”曾经起波澜

说到武昌湖,许多人是知的。它是安徽省独立面仅此于巢湖的第二大湖泊,四周没有工业,因而碧波漾,产丰富,尤其是清大闸蟹,几乎每年都评上“中国十大名蟹”,比澄湖大闸蟹获奖次数还多。

在国家公布的非质文化遗产中,黄梅戏方面,安徽与湖北都列其中。但是,我个人认为,黄梅戏与它的渊源黄梅采茶调是有本质区别的,湖北是黄梅采茶调的故乡并不是黄梅戏的故乡,黄梅戏的代表人、代表剧目都在安徽。

沧桑演变沃野良田

望江县原图书馆馆长刘富认为,雷池与长江本来是江湖一,由于江、泥沙沉积中逐步升而萎缩成为今日面貌的。另一方面也因为后来的同大堤锁住了长江。一张1954年洪时的受灾区域文图,便不难想见雷池当日的气势。今天,掉同大堤,江上涨,还是能受古代雷池风韵的。今天的码、长岭埠已经是望江的“后山”,在过去可是真正的码与船埠。后来的望江县,从宿松到怀宁,在当日其实是只有从大桥、新桥到麦元、香茗山一小片陆地与太湖县域的陆地相接的。整个雷池监东、南、西南、东北三方都是汪洋域的。

不过,黄梅戏与黄梅采茶调的渊源关系的还是不能否认的。地理上,也是这样,比如,雷池与雷池。

看到昔日雷池漾的地方,今天是一块块沃的良田,这不能不让人叹自然的变化。

松先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雷池文化的研究,他认为雷系,发源于湖北黄梅,经宿松,串湖经雷池,从雷港江,宋以后改从华江。今天的金盆湖、武昌湖、青草湖、焦赛湖以及相连接的洲地,都是古雷池遗存。

2009年,郭因、翁飞、王彬彬、何峰、余家林等一批专家学者聚首望江,据史料全面论雷池,并版《雷池论》一书,充分考察了雷池的沧桑演变。随后,省文化厅、省文史室也组织专家翁飞、余家林等考察雷池遗存。前不久,我询问翁飞博士考究的结果,他告诉说,从详细史料和地域风貌看,古雷池在望江东南积成池,与长江相连,烟波浩渺,其上游黄梅、宿松是雷池发源之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