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数代人心血的古桥
我特意查找排在前百名的中国古桥,发现多在江浙,安徽的古桥则多在皖南。安徽到底有多少古桥,咨询过几位专家,答案不一,但对古桥保护的忧思都很大。王开玉教授就表示,古树、古桥、古村落,都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分,需要我们
、保护。
屯溪老大桥列了文保单位,这还是比较幸运的。大量古桥没有列
文
保护单位,长期
于失保状态。一方面,由于自然灾害和年代久远,导致古桥的自然消亡;另一方面,众多人为因素造成了古桥损坏或消亡。这些年,在新农村建设的历程中,
现了侵占耕地,伐古树、拆古桥的现象。建章立规,科学保护古桥是摆在我们面前必
的课题。
古桥是诗,也是故事。
了秋天老大桥闲淡的景致。
可是,总有人为了便捷,将古桥东西的石墩移开穿行。保护的呼吁也越来越烈,已经是区重
文
保护对象。
它又有怎样的故事?像古徽州许多古桥一样,它也凝聚了商豪贾的乡梓情怀。老大桥原名镇海桥,相传最初是隆阜财主
时亮为嫁女儿独资建造。清康熙初年被
冲毁,程于谦捐资670万贯,费时两年建成,通行17年又被
毁、程
谦下定决心修建,再次独资复建,桥还没有建成就去世了。他的儿
程岳,时任广西清吏司、员外郎,为继承父志,终于把桥建成。镇海桥边旧有“屯浦”之称,是垂杨夹岸、几
楼台的繁华
。
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曾经两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建议以中国古桥系列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通过古桥申遗,推动古桥保护工作
开展,这应该是一项很好的举措。 m.GuGExs.cOM
屯溪老大桥始建于明嘉靖15年(1563年),为六墩七孔石拱桥,长133米,两端引桥各15米,宽6米,10米,是我省现存的长度排在前20位的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石拱桥之一。桥墩是等腰三角形,上
的分
石尖翘起,宛如船
,迎击
。
古桥怎样保护?
但是,古桥的保护之路该怎么走,这是值得思考的。据古桥专家罗英先生估计,中国“有名有姓”的古桥约四百余万座,虽然听起来是一个很大数目,但像屯溪老大桥这样历经四五百年风雨,跨度超过一百多米的古桥并不多。在安徽,与之相当的恐怕也只有徽州紫桥、太平桥了。而这些桥,同样面临着保护问题。
古代是独车,因而桥的两
是台阶,只留有独
车行
的平坡。后来,
通发展,台阶被敲掉任车辆穿行。再后来,车辆增多,老大桥经常上演“堵车大片”,为了保护古桥,车辆现在疏导从新大桥通行。
古桥,是民族和谐神和统一传统的象征,有着丰富的艺术
学和文化内涵。历经千百年的老桥,从历史
而来,历史的风曾经
过,我们的先人曾经走过,它们不仅是横跨河
的桥梁,更是我们
神上的纽带。然而,多少古桥烟雨中?多少古桥亟待抢救!比如,专家和媒
多次呼吁的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祁门的安阜桥,它是古徽州通向安庆的主要通
,修缮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