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双塔风雨数百年(2/2)

池州另一座古塔清溪塔,原名妙因塔,明万历29年(1601年)池州知府钱槚集资建成,七层八角楼阁式,55。7米,塔径12米。每层设拱门景窗,原来龛内置佛像。这座古塔可谓经历坎坷,崇祯十五年夏遭雷击,抗日战争时,塔与塔西北被日军枪、炮轰击,造成大小和裂痕多。1961年塔佛钵残被人撬走。2002年,地方政府投50万元行了全面维修,现在是省级文保单位。

清溪塔位于清溪河,巍峨灵秀,这里绿树掩映,菜幽香。清人曹殿奇登塔作《清溪塔》诗:“嶙峋塔倚遥天,拾级凭临俯大千。雁影下投秋浦树,渔歌遥带杜湖烟。青苍岚影桥边合,浩渺江槛外旋。犹忆故人天际去,峭帆几片断云悬”

双塔遥望数百年

清溪河是古池州城的护城河,积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诗仙李白曾经来此,发“清溪清我心,异诸。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的赞叹诗句。

塔是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它最早的功能是供奉或收藏佛舍利、佛像、佛经等,因而叫“佛塔”、“宝塔”

古时的下清溪有清溪渡、清溪亭、清溪馆。渡往来,亭下避雨,馆内赏烟霞,该是多么富有诗意。虽然,这诗意在岁月风月中消失,但古塔仍在清溪河的涛声中默默静立,任由塔下落,飞鸟自来自去,江落…它似得僧,惯看秋月风。

百牙塔是一座文峰塔

自明清两代开始,即各州城府县为改善本地风而在特定位置修建了许多塔,以补全风或作为该地的标志建筑,这就是文峰塔。比如,安徽著名古塔中,安庆振风塔就是为了振文风而造的。

地方志记载:永泰元年(765年),唐王朝为了政治、军事的需要,复置池州,移治于今池州城。开成、会昌年间(836—841年),池州刺史在城东南湖中筑翠微堤,开始了城内的建设。明正统十年(1440年),知府何绍正费银33000两,修筑府城。

不见古寺古亭,但百牙山下有百荷湖,山湖相依相偎,相生辉。站在湖畔静静观看,天沉蓝,微风波;踏影在中,随着波光漾,别有情趣。另一端的百牙桥,长虹卧波,青山掩映,风情万

百牙塔与清溪塔遥遥相望,数百年的岁月变迁中,彼此相映成趣,又像二个卫士,忠实地守护着池州城。

池州作协副主席吴生耀是我的安庆同乡,毕业于厦门大学,在池州文广新局负责文工作,是一位诗人,正准备版第三本诗集,他告诉我,百牙塔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从清光绪《贵池县志》可以看,这也是一座文峰塔,为时任知府陆冈所建,目的是“取地理补短益年卑之象”、“大培池州风之不足”塔为楼阁式砖塔。通7级,34。3米,平面呈六边形。塔周原有招提寺、德亭等建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