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回家(2/4)

回老家那几天,天气不错,艳天。我和一起牵着爷爷到院里晒太。一起的还有陈和陈爷爷。初三那年回来,他们二老的还很健朗呢。这次回老家,他们都像爷爷一样,连走路都走不稳了。听说是生了一场大病。病是好了,却垮下去了。

我想,或许组长也和我一样。她以前似乎也很反父母涉她的生活。但是,她离开父母,独自到北碚的西师附中求学后,一个人的生活让她也明白了很多。

组长曾经说过,你不要骗父母,否则他们以后就不信任你了。呵呵,现在想起她的语气,觉得好想笑。有一次来等她,我没有跟母亲说。组长是把她的手机拿给我,让我给家里报平安。谢谢。

我在大路住了七八天,很多。

10号那天,婆婆带着我去清理后墙的沟渠。说,如果她没生病,依旧那么好,这些事情她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人哪有不老的啊。仍是不服输,什么都要争。

我暂且试着去吧。

唐凤仪也曾劝说过我,让我要忍着。或许,真像儒家说的“难”孝顺父母最难的是,不父母怎样,总能笑脸相迎。

原本想10号就回来的,婆婆让我吃了年饭再回去。年饭就定在11号。

吃年饭那天,父亲因为工作很忙,没有来。母亲一大早就回来了。母亲手上的伤一直没好,什么都不了。可她又坐不下,觉得不好意思,就去烧柴。手指又被

大年三十的前几天,姜一家也回了大路。姜初中时转校到了璧城的城北中学(现在的璧泉中学B区)。极少见到她们一家人了。听她母亲说,她们一家准备今年在老家过年。我一直在老屋里,没有去,只是偶尔透过门,看见她们一家人从院坝走过。姜格似乎没变,听她说话的语气,仍能觉到和以前一样。她的妹妹应该长了很多,似乎叫姜二妹,可惜没有见到。

整天我都呆在老家里,不轻易面,只是在下午五六的时候,去买东西回来吃。大路的超市很不错的,商品虽不算多,但价格比较便宜。尤其是话梅,类不少。可惜没有桃梅。值得一提的是,大路超市的薯片很好。一大包薯片才二块五。老年人很适合吃薯片,因为他们牙不好。薯片即化,不用咀嚼。

下午是我最无聊的时候,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能。爷爷屋后,我在天井徘徊,看有什么可以帮着的。大概是回家后的第二天吧,我正在天井走着呢,听见一阵很奇怪的笑声。仰一看,竟是邻家的一位大。她是姜,以前在璧中读过的。她大我好几岁。说实话,看见的第一,我还真没认她来。她变了好多。外表穿着看起来很的那发也染成了黄,还是卷发。呵,印象中她应该是属于很清纯的那

我把自己暂时寄托在了她那里,没别的什么。

每天早上,我八就起床了。母亲每天都打电话来,我起床。吃早饭的时候,我终于有幸目睹了那只传说中的耗。那只耗很小,灰,动作倒麻利。一次,那坏在我底下跑来跑去的,扰我看书。我冒火了,抓起扫把就冲过去,准备解决它。可是几乎瞬间,老鼠便没影了。天井洗衣的石台旁边,陈放着几个泡菜坛。嘻,泡菜坛遮住的一个就是老鼠的巢了。那个老鼠也算是可以了,居然把墙打穿了的。天井与大堂之间,转移方便。

和孙平义在大路小学闲逛时,看见天边的落日。孙平义是地理科代表。他告诉我,理论上,太要落到地平线的时候,我们才看不见;但事实上,太永远落不到地平线上,至少我们看不见。它在一定的角度就停止,然后突然一下消失。原来是这样。爷爷,会不会也在某个时候,突然消失,永远看不见?

是活泼可,能说会。我的格完全相反,像个女孩,沉默寡言,事瞻前顾后。父母,说句实话,并不知如何教育孩,这事情,光有是不够的。他们从小就限制我外,活生生把我变成宅男。这些年我一直很恨他们,但是,母亲受伤后,我才明白,父母也不容易。我没有理由苛求他们成为完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