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浅谈语文教学评价改革实践(3/3)

牐犑凳┢兰郏首先一个问题是由谁来评价,谁来收集资料。这就涉及评价的主体问题。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评价制度是本次课改的大方向。由此可见,学生、家长也应该是评价的主体。

牐犠魑一线教师,我们何以可为?在一次试卷中,笔者设计了一张表格,分为“学生的话”、“老师的话”、“家长的话”在批改、讲评后,学生填写自我评价,教师再写鼓励性评语,接着交家长填看法后存档。结果效果如何呢?请看:

牐犑跃1--

牐犙生的话:我觉得考得不好,缩句、修改病句、阅读都很差。下单元要考出好成绩。

牐犂鲜Φ幕埃河芯鲂模就有动力。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就要有针对性地多读多写。加油,你会成功的!

牐牸页さ幕埃赫夂⒆佣潦椴还蝗险妫请老师努力帮助、严格要求、提高知识。

牐犑跃2--

牐犙生的话:我觉得,这次考试有点进步。但是题目没有看清楚,对句子不够重视,拼音掌握较差。不过,还是好的。

牐犂鲜Φ幕埃河镂幕本功扎实,书写漂亮、工整。可惜个别地方审题不够细致。要学会复查。

牐牸页さ幕埃核淙晃业淖拥芸剂恕坝判恪保但我们家长并不满足。有些地方也有错。希望老师加以严格(管教)。

牐2、评价的时间安排,可以有即时评价(随时进行)、阶段评价、期终评价等。

牐3、评价的途径,学校里无处不是,课堂、课外活动中均可进行评价。家庭里则交由家长实施。尤其要重视课堂评价的研究。如一年级的教师,他们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小幼衔接的问题,采取了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激励形式,如学生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在测验中表现优异都能够得到相应的鼓励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牐4、评价的方式

牐犚根据不同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如笔答、口试(包括朗读、朗诵、背诵、演讲、答辩、讨论)、网上答题、表演(小品、相声、课本剧…)情景测验、行为观察、谈评价、问卷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等等。

牐犂如,为了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并关注个体差异,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是必要的,它通过收集表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能够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本人在成长记录内容的收集有更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差异。同样,表现性评价创设了真实的情境,通过学生活动或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但能够评价学生知道了什么,还能够评价学生能够做什么,还可以在学生的实际活动中评价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分享,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