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最柔情的名字席慕蓉(2/2)

是大自然给我的启示。当时火车一转弯,也就两秒钟,那棵开满白的树便见不到了。”遇见那棵开的树,后来我一直没有再见过那棵树。可是我从来没有忘记它。有一句诗说“海,是蓝给自己看的”,它是开给自己看的吧?现在我老了,有儿自信,我在想,它是开给我看的?让我有这么一回,看到它最的一刻;我遇见了一棵开的树,我替它发言,因为它,我写下一首给自然的情诗《一棵开的树》。很多人喜席慕蓉的情诗,猜测着诗后面的故事,猜测着她的情生活。而席慕蓉说:“其实,这些都是文学的手法啊,如果对号座就会蛮沮丧的。”现在的我,更能理解她诗行里的意味长。一个女人并不要经历过多少次的恋,不需要经过多少人,不需要在情的游戏里追逐和被追逐,其实只要有一次真正恋,那些走过的风景,走过的心情,足可以让蘸满了笔端。当然在她的诗歌中情是最永恒的一个主题。时光,青、乡愁、情、亲情,这些都是席慕蓉诗歌和散文中不变的主题。在她的诗歌中,我所看到的情是纯洁的,好的,文字间的从来就没有过对情的怨恨和不满,只有一些丽的忧伤,更是一豁达和从容的态度,所有的情绪都是淡淡的轻轻的,不沉沦,不悲哀,更无丝毫的颓废。正如她所说的:“我一直相信,世间应该有这样一情,绝对宽容,绝对的真挚,绝对的无私和绝对的丽,假如世界无法找到这样的,就让它永远地存在我的诗里,在我的心中。”她用诗歌守护情的圣洁,捍卫情的伟大,我想真正能读懂的人觉绝对不是肤浅的,我们叹那曾经拥有过的情,叹韶华如,却没有丝毫为赋新辞说愁的觉。她说“是跟随你一生的,情是一渴望,不仅存在于少男少女之间,50岁、60岁,仍然可以写情诗,我也仍然在写,谁规定我就不能写呢?”她说:“那些诗歌里,有自的故事,有别人的,有记忆,有引申…是一对生命本的冲动。” “情是对生命的珍惜,可以这么讲,人可以老,可以改变,可是灵魂中对的渴望不会变。”席慕蓉很清楚有些东西随年华老去而消逝,有的却随之增长。如开,席慕蓉学会以一颗不气馁的灵魂面对。如今,我们的席慕蓉真的老了,一般女人会悲叹年华老去,而从她的言语里我看到的席慕蓉却一也不悲伤。而在情的主题里,她更钟情于“的别离“。在不同的诗篇里她唱着这有伤的无奈,但是绝不颓废和迷离。挥挥手声珍重,然后各自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在回眸的时光里,可以带着微笑去回味。原来人虽分离,却是永不会忘记,如那河梦中永恒的青青衣裾…

席慕蓉,我心中不灭的风景!

重新阅读席慕蓉的诗,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觉。也许只是动我们心弦的某个瞬间,也许只是诗中的某一句。心中承载着你的诗,沉淀所有的昨日,厘析清所有的悲,你的多,你的绵长,你的睿智,你的宽广的怀,你的最温柔的心灵…

席慕蓉认为自己并不是纯粹的为了写文章而写,她要抓住的只是自己的一心情,一思想的灵动。她以超然脱俗,淡泊名利的态度,在用心书写诗文,品味人生。席慕蓉在她的诗文轰动台湾时曾叹“上苍为什么待我如此宽厚?”是啊,诗、文、画三者常人能得其一已是斐然,而她万般““集一。所以,于是她的文字里,的纯真和自然,对生活的豁达和恩。透过那一行行用心刻就的文字,我们看到的是一颗纤尘不染的玻璃般的心,品的却是丰厚的情底蕴和隽永的人生况味。人生,真是个大话题,在诗人的文字里,我们悟着情,理解着人生。“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有答案/并非所有的疑惑都会有解答/有一个谜底/需要人用一生去寻找/有一个方程式/需要人用一生去求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