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学》之于我的意义也许无法用文字一一诉说。《天天文学》的第三期刊发了我的散文诗。要知,这是我的文字第一次变为铅字,我曾经憧憬的一个
好的梦终于依托《天天文学》得以实现了。为此,我
地
谢“清净之莲”和主编张
,是他们给了我,一个普通的文学
好者一片蔚蓝的晴空。一直以来,我用善
文字诉说着心事,用
浅的文字记录着每一个平凡的日
,记录着每一个生命的十字路
,记录着苦闷与彷徨,记录着生命的闪耀…对于逝去的那些时光,在岁月沉淀之后,在年龄赋予诸多
悟之后,我愈发以一
恩的姿态继续书写着,行走着。殊不知,文学之路也一直是坎坷而寂寞的,有幸我邂逅了“天天”年初的一天“清静之莲”在博客里发布了天天文学沙龙的消息。作为一名北京的读者,作为一个普通的文学
好者,本着对“天天人’的崇敬,本着对《天天文学》理念的认可,我终于成为了一名天天会员。
2010年对我来说,也许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一个新的起
。你,我,他,所有
文学的人们,在这喧嚣的岁月里我们与《天天文学》共享着一份宁静,我们一起“天天向上”,任时序
转,季节
换…
,大甲更需要帮助。很快,我就收到了她从大连寄来的40本《天天文学》,时间正好赶在我的生日前一天。“清净之莲”是《天天文学》的编委之一,她为天天的发展、为大甲所付的一切不由让人心生敬意。其实这40本《天天文学》,我也不知
该送给谁。因为我知
“天天”只有在喜
它的人手里,才有它的
丽价值。我的朋友不多,喜
文学的更是寥寥无几。除了送了几本给非常要好朋友,其他的几十本“天天”就静静地置于我的书房。也曾经想给一位远方的朋友寄去,可朋友一听是文学杂志,就谢绝了。是啊,现今,还有几个人能认认真真地看一本书,何况还是一本纯文学杂志呢?所以,这些杂志,我宁愿它们陪在我
旁,也不愿意它们被不懂的人弃于一旁。
动于我的朋友菲,在忙碌了一天后,能抱着杂志认真地读,并和我
了她对杂志的看法和意见。
谢我的夫君,给其中的20本“天天”找到了很好的归宿。几个月来,夫君见这些杂志一直摞在那里,就和我商量把其中的一些赠予他的同事。他知
我的担忧,对我保证说他的这些同事很年轻,目光宽泛,喜
阅读。我犹疑了许久才答应,可心里还有些忐忑,这些年轻人会喜
“天天”吗?事后,夫君
兴地告诉我,他的同事们都
喜
“天天”的,饭后时间都捧着看杂志里的
彩小说呢。听罢,心很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