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0章有些不虞(2/2)

但是他不通文墨。唐诗宋词,除了最最耳熟能详的那几首之外,实在是背也背不别的来了。何谈再与人对?

是一首劝谏诗和自勉诗。既是自勉自己要慎独,也是劝谏皇帝要时时保持虚心,可是晏珽宗不悦的是那个“独”字,他与婠婠夫妻恩和睦,是要白到老的,婠婠却要把这个带了“独”字的诗词在中秋团圆之日挂在他们寝的正殿?晏珽宗不喜

而且他的直觉告诉他,写这首诗的人更是一个他讨厌的人,他未回答婠婠,而是自己在一堆诗帖中翻了翻,选他自己喜的一张来,可是这下面却赫然被婠婠小字批了一句“媚上,颇俗。不见诗家风骨。”

她就宁愿一个人提笔写来写去、也不和他说上一句话?是她不喜自己在这里碍着她的事了吗?过了好一会儿,晏珽宗看她翻阅完之后挑了七八张自己最喜的单独放在另一边。

“不会作诗也会”嘛。可婠婠似乎并没有什么空搭理他。她兀自翻看着一张张诗帖,时不时提笔在一旁写下自己的批注,侍女银在一旁给她研磨,而晏珽宗那么大的形在她边完全只起到了一个遮挡她光线的作用。

起先他并不是很在乎这个短板,因为他志在帝王之业,一个皇帝是不太需要在诗词上有什么造诣的,李煜宋徽宗他们倒是舞文墨的好手。

能被婠婠这样辛辣地批评,是因为这一张诗帖是个完全意义上称颂帝后的诗,并且借帝后新婚之喜,极言祝祷帝后二人和乐千秋、早得麟,说他们是开并、永结同心等等,满篇的儿月儿又是金又是玉的富贵绮丽词藻。

晏珽宗看了一,不知怎的一不悦之意油然而起。“月独亦清辉,不敢蒙生尘。”婠婠大抵是喜它的立意不同,旁的诗句几乎都是赞扬中秋团圆意和帝后恩德光辉。

他忽地有些情绪低落和委屈。以前婠婠陪人一起赏评诗作的时候,是很喜边的玩伴们谈的。然和他在一起。

他的心揪了一瞬,有些不虞,他在想,她究竟是单纯地嫌弃这首诗文辞不佳,还是见不得别人说他们是金玉良缘?帝王的多疑猜忌之心,这一刻却犯在了他对她的上。

他不想一个一无是的莽夫,让婠婠的才华淹没在他边。于是中秋前三天,婠婠在柔仪殿中铺陈了众诗帖慢慢挑选时,晏珽宗一直陪在她边和她一起看。只要耳濡目染地多了。

可是守得了家国吗?然而如今面对才学渊博的婠婠时,晏珽宗不止一次地到自卑和莫名的焦虑,她懂得东西,他也迫切地想要去懂,想要能站在她边和她有话可说。

就自己先开打破了这沉默的气氛:“你最喜哪一句,可挑好了?”半晌,婠婠放下手中的笔,漫不经心地回了他一句:“这张。我想把它贴在坤宁殿的正殿里面,时时警醒我自己。”

瘴气是如何由来的,可否制药方医治造福当地百姓林林总总。

晏珽宗喜得很呐,觉得这寓意极佳,就是他想看的,他才不什么文辞立意呢,反正他又看不懂,可是婠婠却觉得这是“媚上”是“俗”完全不受她待见。

婠婠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不快,反而也不抬地回他:“我不要这样的俗挂在殿里,看了心烦。”

而这首诗却另辟蹊径,从中秋天上之月为题材说起,啰里啰唆数句,意思是说圣人都是慎独的,哪怕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它也不会因此而骄傲自满使得自己生了尘土,反而一直保持着自己上的清白光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