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译者序
ma克·吐温(1835—1910)的《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①(1884,简称《赫克》)是mei国文学中的珍品,也是mei国文化中的珍品。十年前(1984),mei国文坛为《赫克》chu版一百周年举行了广泛的庆祝活动和学术讨论,也chu版了一些研究ma克·吐温,特别是他的《赫克》的专著。专门为一位大作家的一本名著而举行如此广泛的纪念和专门的研究,这在世界文坛上也是少有的盛事。
这是因为《赫克》的意义不一般。mei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一切现代mei国文学来自一本书,即ma克·吐温的《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这是我们所有书中最好的。一切mei国文学都来自这本书,在它之前,或在它之后,都不曾有过能与之媲mei的作品。”②其他的名家象埃略特、屈里林、ba灵顿、福克纳等,都有类似的评价。经过百余年的历史检验,《赫克》之为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世界名著,殆已成定论。
《赫克》的意义,事实上已变超chu文学的领域而成为mei国文化的珍品。在20世纪,电影、电视等对于人们生活方式、社会风尚、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变迁,其影响之大,常使世人为之惊叹。这在mei国尤其如此。而回顾mei国的电影史,自从第一架活动电影机于1895年发明,百年来却一直偏爱ma克·吐温迷人的小说,尤其是《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mei国电影界在1900年便拍了《汤姆·莎耶历险记》的黑白片。1917年拍了《赫克与汤姆》黑白片。1920年又拍了《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黑白片。拍片的公司为著名的派拉蒙电影公司,导演为著名导演威廉·特蒙特·泰勒。赫克由路维斯·索琪卡bo扮演“国王”由汤姆·奥·贝茨扮演“公爵”由考拉尔·亨佛莱扮演,杰姆由乔治·李特扮演。当时的《纽约时报》对影片作了好评。
----
①关于ma克·吐温的生平,参阅附录《年表》。
②海明威《非洲的青山》,纽约,1935,22—23页。
在市场经济国家,观众、票房价值决定电影公司的选题。观众并未满足于看过一次《赫克》就算了。于是在第一bu黑白片以后的十一年,同一个公司再一次拍了《赫克》,全长73分钟。在这以后八年(1939),另一家公司,米高梅公司又拍了《赫克》,这一次扮演赫克的乃著名童星密克·隆尼。同一个公司(米高梅),在21年后(1960),第一次把《赫克》拍成彩se片,由埃迪·霍格斯扮演赫克。又14年以后(1974)mei国艺术家——读者文摘拍了彩se片《赫克》。从1920年到1974年,历时半个世纪,同一bu小说《赫克》,在mei国拍成黑白片与彩se片,前后达五次。一bu文学名著,成为文化上如此被热爱的珍品,也许还不多吧①。
----
①贝里·佛lun克《拍成电影的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载《批评家论赫克·芬——百年纪念评论选1884—1984》,纽约,1984,271页。
意味shen长的是,ma克·吐温的作品,包括《赫克》,不仅成了mei国文学与mei国文化的珍品,也为俄国人所喜爱。据一个资料记载,从二十年代的早期到四十年代,在前苏联发行的ma克·吐温的作品,达3,000,000册之多①。mei国的苏联文学专家第明·bo朗教授说“在苏联,每一个小学生都知dao《汤姆·莎耶历险记》和《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②。”有意思的是前苏联还把《赫克》拍成电影,那是1973年的事。虽然当时还是冷战的年代,苏联著名的电影制片厂——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把《赫克》拍成了电影。导演为著名导演乔治·纳·丹尼莉娅。赫克由小学四年级学生十一岁的卢ma·ma第亚诺夫扮演。场景摄于第聂伯河上和波罗的海地区(原立陶宛)。当地的大河及河上市镇,颇类似密西西比河上的风光③。
此外至少有两次拍成电视,一次是1975年,又一次是1978年②。
另外象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电影公司在1965年把《赫克》拍成三集彩se的教育电影。1975年,ABC电影公司拍了90分钟的《赫克》彩se片。1978年,西克——苏恩名著chu版公司拍了97分钟的《赫克》彩se片。
----
①同①353—354页
②同①
③②《百年纪念评论选》,271页。
凡是这些都表明了《赫克》既是mei国文学珍品,又是mei国文化珍品,并影响及于世界各国。而且从文化的视角看待文学名著,并非停留于文学本shen,或停留于某些政治考虑而成为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尚、mei丑善恶等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变迁发生qiang大影响的东西——这样的文化审mei的观念正逐渐风靡世界。
是什么样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