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
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
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2)刘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北京女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杨德群(1902—1926),湖南湘
人,北京女
师范大学国文系预科学生。
我目睹中国女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
练
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
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
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
的勇毅,虽遭
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7)学校恢复旧观女师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斗争,在社会步力量的声援下,于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三十日迁回宣武门内石驸
大街原址,宣告复校。
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来,不知
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3)程君指程毅志,湖北孝人,北京女
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
(4)《莽原》文艺刊,鲁迅编辑。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创刊于北京。初为周刊,附《京报》发行,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至第三十二期休刊。一九二六年一月十日改为半月刊,未名社
版。一九二六年八月鲁迅离开北京后,由韦素园接编,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至第四十八期停刊。这里所说的“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指《莽原》半月刊。
呜呼,我说不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人的心,纵使时光
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9)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
,托
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六时间永是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
言”的
。至于此外的
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四月一日。
(9)陶潜晋代诗人。参看本卷第73页注(5)。这里引用的是他所作《挽歌》中的四句。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四月十二日《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
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
。当三个女
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
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弹了,从背,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8)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
,穿
偏右
,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
及
猛击两
,于是死掉了。
(6)偏安于宗帽胡同反对杨荫榆的女师大学生被赶学校后,在西城宗帽胡同租赁房屋作为临时校舍,于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一日开学。当时鲁迅和一些
步教师曾去义务授课,表示支持。
七
(8)张静淑(1902—1978)湖南长沙人,北京女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受伤后经医治,幸得不死。
(5)在北京女师范大学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的风
中,杨于一九二五年五月七日借召开“国耻纪念会”为名,
行登台
主席,但立即为全场学生的嘘声所赶走。下午,她在西安饭店召集若
教员宴饮,
谋迫害学生。九日,假借评议会名义开除许广平、刘和珍、蒲振声、张平江、郑德音、姜伯谛等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