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不再打这样的笔墨官司”了。前面的香车既经杳然,我且不做叫门的事,因为这些时候所遇到的大概不过几个家丁;而且已是往“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复校纪念会”的时候了,就这样的算收束。
二月一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六年二月八日《语丝》周刊第六十五期。
(2)一九二五年女师大风潮中,章士钊在《停办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呈文》里诬蔑女学生“不受检制。竟体忘形。啸聚男生。蔑视长上。”这期间陈西滢也曾在口头上侮辱女学生。而徐志摩在一九二六年一月十三日《晨报副刊》发表的《“闲话”引出来的闲话》一文,却恭维陈说:“西滢是分明私淑法朗士的,也不只写文章一件事——除了他对女性的态度,那是太忠贞了。”这就引起岂明(周作人)在同月二十日《晨报副刊》发表《闲话的闲话之闲话》一文,针对徐志摩说陈西滢“忠贞”于女性一点,揭发了陈侮辱女学生的话:“我知道在北京有两位新文化新文学的名人名教授,因为愤女师前途之棘,先章士钊,后杨荫榆而扬言于众曰:‘现在的女学生都可以叫局。’”于是在一月三十日《晨报副刊》上就发表有徐志摩的《关于下面一束通信告读者们》和陈西滢《闲话的闲话之闲话引出来的几封信》,共同对鲁迅进行攻击和诽谤。在陈西滢的这《几封信》中有两封《致岂明》的信,其中他自己承认“疑心先生骂的有我在里面”一面又加以辩解,并且一再说“先生兄弟两位”或“令兄鲁迅先生”把鲁迅也拉在一起。此外,在他的这《几封信》中还有一封题为《致志摩》的长信,内容全是对鲁迅的造谣和诬蔑,因此鲁迅写了这篇文章。
(3)新潮社北京大学部分学生和教员组织的一个具有进步倾向的社团。一九一八年底成立。主要成员有傅斯年、罗家伦、杨振声、周作人等,曾出版《新潮》月刊(一九一九年一月创刊,一九二二年三月出至三卷二期停刊)、《新潮丛书》和《新潮社文艺丛书》。后来,由于主要成员的变化,逐渐右倾,无形解体。
(4)指陈西滢给岂明的两封信中的第一信。参看本卷第209页注。
(5)“暗中挑剔风潮”陈西滢攻击鲁迅等人的一句不通的话。
参看本卷第80页注(8)。
(6)“十年读书十年养气的工夫”这是李四光给《晨报副刊》编者徐志摩的信中所说的话。详见本篇注(23)。
(7)“耳食之言”即传闻的话。语出《史记·六国年表序》。
(8)汪原放先生“已作古人”一案鲁迅在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八日《晨报副刊》上发表《望勿“纠正”》一文。其中说古书的标点者“汪原放君已经成了古人了”后知汪还健在,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四日在将该文编入《热风》时,特于篇末作了订正。汪原放,参看本卷第306页注(6)。
(9)“刑名师爷”清代官署中承办刑事判牍的幕僚,叫“刑名师爷”一般善于舞文弄法,往往能左右人的祸福。当时绍兴籍的幕僚较多,因有“绍兴师爷”之称。陈西滢曾在《致志摩》中攻击鲁迅“是做了十几年官的刑名师爷”
(10)“察见渊鱼者不祥”语见《列子·说符》:“周谚有言:
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察见渊鱼”比喻窥见别人心中的“隐匿”;“不祥”是指容易招来猜忌和祸患。
(11)学理和事实这是陈西滢自我吹嘘的话。参看本卷第171页注(14)。
(12)“笑吟吟”的天才的讽刺这是对徐志摩吹捧陈西滢的话所作的概括。参看本书《有趣的消息》及其注(17)。
(13)毛厕这是陈西滢诬蔑女师大的话。参看本卷第80页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