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九二六年杂论guan闲事middo(5/5)

滢在《做学问的工具》里颂扬芮恩施说:“我想着要是那时美国公使莱恩施没有竭力的提倡,组织什么政治学会,办什么图书馆,那么今年不要说有了两个热闹的时务题目,就有了二十个热闹的时务题目,也就要借书也无从借起了。”

(22)美国退还的赔款指一九○一年《辛丑条约》规定的“庚子赔款”中尚未付给美国的部分。美帝国主义为了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在所谓“资助”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幌子下,于一九○八年第一次将赔款中的一部分退还我国;一九二四年又决定将余款全数退还。

这里所说用以扩充北京图书馆的经费,即在第二次退款之内。

(23)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

清末与康有为同为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失败后逃亡日本。一九○二年在东京创办《新民丛报》,鼓吹君主立宪,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政府司法、财政总长,清华学校研究院教授。他用浅显的文言著述,著有《饮冰室文集》。

(24)陈西滢在《做学问的工具》里说过这样的话:“要学者去弄他们的学问,最重要的,第一,便是学者能有固定的收入,不至于镇天的忧柴愁米;第二;便是供给他们比较完善的做学问的工具。…

孤桐先生在他未下台以前,曾经发表了两篇文章。他对于学者宜有固定收入是看得很清楚的,然而第二种要求他似乎没看到。”参看本书《不是信》第六段。

(25)“四书”参看本卷第37页注(6)。自南宋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合在一起,撰写《四书章句集注》,才有了“四书”这个名称。

(26)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河北南皮人,清末提倡“洋务运动”的大官僚之一。曾任四川学政、湖广总督。“提倡风雅的封藩大臣”是陈西滢在《做学问的工具》里推崇他的话。《书目答问》,张之洞在四川学政任内所著,成于一八七五年(清光绪元年),一说为缪荃孙代笔。“‘四书’,南宋以后之名”见该书经部第二。“束发小生”章士钊对青年学生常用的蔑称。如他在一九二五年因禁止学生纪念“五七”国耻而遭到反对时,在给段祺瑞的辞呈里说:“夫束发小生。千百成群。至以本管长官之进退。形诸条件。”束发,古代指男子成童的年龄。

(27)《汉书艺文志》《汉书》,东汉班固撰。其中《艺文志》是当时所存各种书籍名目的汇编,为我国最早的书目。《隋书经籍志》,《隋书》,唐代魏征等撰。其中《经籍志》性质和《汉书艺文志》同。

(28)“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经”“五经”加上《乐经》。“七经”“五经”加上《论语》、《孝经》。

“六艺”这里指“六经”

(29)“《春秋》责备贤者”语出《新唐书·太宗本纪》:

“《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这里是求全责备的意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