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隔mo(2/2)

〔2〕“南社”文学团,一九○九年由柳亚等人发起成立于苏州。该社以诗文鼓反清革命,辛亥革命后社员发生分化,一九二三年无形解。由南社社员辑印的清代文字狱中被害者的遗集,如吴炎的《吴赤溟集》,名世的《褐夫集》和《孑遗录》,吕留良的《吕晚村手写家训》等,后来大都收邓实、黄节主编的《国粹丛书》。〔3〕清末有些留日学生从日本的图书馆中搜集明末遗民的著作,如《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略》、《朱舜集》、《张苍集》等。印后输国内,以鼓反清革命。

CC

〔10〕“思不其位”语见《易经·艮》:“君以思不其位。”〔11〕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清末维新运动领袖。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于一八九五年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关条约》,康有为与当时同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联名向光绪皇帝上书,要求“拒和、迁都、变法”成为后来戊戌变法运动的前奏。

〔4〕孟森(1868—1937)字莼荪,号心史,江苏武人,历史学家。曾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心史丛刊》,共三集,版于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一七年,内容都是有关考证的札记文字;其中关于清代文字狱的记载,有朱光旦案、科场案三(河南、山东、山西闱)附记之“查嗣典试江西命题有意讽刺”案、《字贯》案、《闲闲录》案。他在论述王锡侯因著《字贯》被杀一案时说:“锡侯之为人,盖亦一巾气极重之腐儒,与名世略同,断非有菲薄清廷之意。则以古文自命,王则以理学自矜,俱好笔。笔既久,有学问面目。故于明季事而津津网罗其遗闻,此之所以杀也。于字书而置《康熙字典》为一家言,与诸家均在平阝少之列,此王之所以罹辟也。”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五日上海《新语林》半月刊第一期,署名杜德机。

〔12〕施蛰存在《文艺风景》创刊号(一九三四年六月)《书籍禁止与思想左倾》一文中说:“前一些时候,政府曾经据于剿除共产主义文化这政策而突然禁止了一百余文艺书籍的发行。…沈从文先生曾经在天津《国闻周报》第十一卷第九期上发表了一篇讨论这禁书问题的文字。…但是在上海的《社会新闻》第六卷第二十七八期上却连续刊载了一篇对于沈从文先生那篇文章的反驳。…沈从文先生正如我一样地引焚书坑儒为喻,原意也不过希望政府方面要以史实为殷鉴,之审慎…他并非不了解政府的禁止左倾书籍之不得已,然而他还希望政府能有比这更妥当,更有效果的办法;…然而,在《社会新闻》的那位作者的笔下,却写下了这样的裁决:‘我们从沈从文的…吻中,早知沈从文的立场究竟是什么立场了,沈从文既是站在反革命的立场,那沈从文的主张,究竟是什么主张,又何待我们来下断语呢?’”

〔13〕《庄》战国时家学派的代表人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文选》,即《昭明文选》,共三十卷,南朝梁昭明太萧统编选的自秦汉至齐梁的诗文总集。一九三三年九月《大晚报》征求所谓“推荐书目”时,施蛰存曾提倡青年读这些书。作者在《准风月谈·重三旧》等文中曾予批评,可参看。

〔5〕指故院文被盗卖事。故院是理清朝故及其所属各的建筑和古、图书的机构。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三年间易培基任院长时,该院古被盗卖者甚多,易培基曾因此被控告。〔6〕《清代文字狱档》故院文献馆编,国立北平研究院版,其中资料都从故院所藏的军机档、中所存缴回朱批奏折、实录三清代文书辑录。第一辑版于一九三一年五月。冯起炎一案见《清代文字狱档》第八辑(一九三三年七月版)。〔7〕秦陵清朝雍正皇帝(胤祯)的陵墓,在河北易县。〔8〕“斩监候”清朝法制:将被判死刑不立时决的犯人暂行监禁,候秋审(每年八月中由刑会同各官详议各省审册,请旨裁夺)再予决定,叫“监候”有“斩监候”与“绞监候”之别。〔9〕“炎黄之胄”指汉族。炎黄,传说中的我国古代帝王炎帝和黄帝。

》或《庄》《文选》里所没有的〔13〕。六月十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