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清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尤其是后两个皇帝,对于“·文·艺·政·策”·或·说·得·较·大·一··的“文化·统·制”〔14〕,却真尽了很大的努力的。文字狱不过是消极的一方面,积极的一面,则如钦定四库全书〔15〕,于汉人的著作,无不加以取舍,所取的书,凡有涉及金元之
者,又大抵加以修改,作为定本。此外,对于“七经”“二十四史”《通鉴》,〔16〕文士的诗文,和尚的语录,也都不肯放过,不是鉴定,便是评选,文苑中实在没有不被蹂躏的
所了。而且他们是
通汉文的异族的君主,以胜者的看法,来批评被征服的汉族的文化和人情,也鄙夷,但也恐惧,有苛论,但也有确评,文字狱只是由此而来的辣手的一
,那成果,由满洲这方面言,是的确不能说它没有效的。
现在这影响好像是淡下去了,遗老们的重刻《小学大全》,就是一个证据,但也可见被愚了的
灵,又终于并不清醒过来。近来明人小品,清代禁书,市价之
,决非穷读书人所敢窥覗,但《东华录》,《御批通鉴辑览》,《上谕八旗》,《雍正朱批谕旨》〔17〕…等,却好像无人过问,其低廉为别的一切大
书所不及。倘有有心人加以收集,一一钩稽,将其中的关于驾御汉人,批评文化,利用文艺之
,分别排比,辑成一书,我想,我们不但可以看见那策略的博大和恶辣,并且还能够明白我们怎样受异族主
的驯扰,以及遗留至今的
的由来的罢。
〔3〕尹会一(1691—1748)字元孚,清代学家,官至吏
侍郎。著有阐释程、朱理学的书数
和《贤母年谱》等。〔4〕大理寺卿中央审判机关的主
长官,
清朝官制为“正三品”稽察觉罗学,即清朝皇族旁支
弟学校的主
,据《清会典》载:以显祖宣皇帝(即清太祖
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父亲
新觉罗·塔克世)之本支
孙为“宗室”以显祖宣皇帝之叔伯兄弟等之旁支
孙为“觉罗”
〔5〕旗籍清代满族军事、生产合一的籍编制单位,共分八旗。此外另设蒙八旗和汉八旗。
“问:你当时在皇上跟前讨赏翎,说是没有翎
,就回去见不得你妻小。你这假
学怕老婆,到底皇上没有给你翎
,你如何回去的呢?据供:我当初在家时,曾向我妻
说过,要见皇上讨翎
,所以我彼时不辞冒昧,就妄求恩典,原想得了翎
回家,可以夸耀。
“问:你女人平日妒悍,所以替你娶妾,也要娶这五十岁女人给你,知这女人断不肯嫁,他又得了不妒之名。总是你这假
学居常
惯这欺世盗名之事,你女人也学了你欺世盗名。你难
不知
么?供:我女人要替我讨妾,这五十岁李氏女
既已立志不嫁,断不肯
我的妾,我女人是明知的,所以借此要得不妒之名。总是我平日所
的事,俱系欺世盗名,所以我女人也学
此欺世盗名之事,难逃皇上
鉴。”
〔2〕清朝禁书清政府为实行文化统制,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将认为内容“悖谬”和有“违碍字句”的书,都分别“销毁”和“撤毁”(即“全毁”和“毁”)。“禁书”即指这些应毁的书;关于禁书的目录,后来有《全毁
毁书目》、《禁书总目》、《违碍书目》等数
(都收在清代姚觐元辑《咫
斋丛书》中)。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五日《新语林》半月刊第三期,署名杜德机。
还有一件要事是销毁和他有关的书。他的著述也真太多,计应“销毁”者有书籍八十六
,石刻七
,都是著作;应“撤毁”者有书籍六
,都是古书,而有他的序跋。《小学大全》虽不过“疏辑”然而是在“销毁”之列的。〔12〕但我所得的《小学大全》,却是光绪二十二年开雕,二十五年刊竣,而“宣统丁巳”(实是中华民国六年)重校的遗老本,有张锡恭跋云:“世风不古若矣,愿读是书者,有以转移之。…”又有刘安涛跋云:“晚近凌夷,益加甚焉,异言喧,显与是书相悖,一唱百和,…驯致家与国均蒙其害,唐虞三代以来先圣先贤蒙以养正之遗意,扫地尽矣。剥极必复,天地之心见焉。…”为了文字狱,使士
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但一面却也使昧于掌故,乾隆朝所竭力“销毁”的书,虽遗老也不复明白,不到一百三十年,又从新奉为宝典了。这莫非也是“剥极必复”〔13〕么?恐怕是遗老们的乾隆皇帝所不及料的罢。
CC
后来皇上没有赏我,我回到家里,实在觉得害羞,难见妻。这都是我假
学,怕老婆,是实。
〔6〕朱即朱熹(1130—1200)字元晦,婺源(今属江西)人,宋代理学家,官至宝文阁待制,著有《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通鉴纲目》等。《小学》,朱熹、刘
澄编,共六卷,系辑录古书中符合封建
自然,这决不及赏玩灵文字〔18〕的有趣,然而借此知
一
演成了现在的所谓
灵的历史,却也十分有益的。七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