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学生的不肯读书,上课时每人都看小说或小报,那全不是事实。复旦因通关系,小报销买极少,在课堂上则我在复旦时,从没有看见人挪起过,就是小说杂志也是极少,血滴
,红玫瑰的名字,我还没有听见过。
讲到学生的横,随便对教授,发十大罪状,誓驱此贼,据我的观察,实得其反。我以为复旦同学只有在课后对教授作消极的零碎的闲谈式的批评,绝没有把自己的态度积极地
地有条理地向学校当局表示过。我记得去冬我
据舆论去要求当局撤退那几个饭桶教授时,因为没有旁的同学响应我,当局竟怀疑我对他们有私人恶
,结果,对我的话不信任,这里就足以证明同学负责任的对教授“发十大罪状,誓驱此贼”是不会有的事了!
(二)它有六科,六科
讲到学生的浪漫,那些“先帝爷下南”“妹妹我
你”普遍着全上海的靡靡之音,在每晚七时自修以前的复旦,确是到
可闻的。可是“楼板上
舞”“大
人脸上满涂白玉霜”则不是事实。讲到假期太多,则我也确实认为
季假期太多。但是冯君所说“量制服停课三天”则不尽然,因为那是在五三后全上海各学校为着游行演讲等事而起的一致行动,而不是复旦单独为量制服而起的行动。
讲到复旦为什么还能存在,冯君以为由于已往了几个商人,及
了很多广告和闪金的年鉴。我想这也不尽然,我也是一个看不惯大
路商人气的样
因而从商科转到文科的人。但是我又想在今日中国,无论甚么东西,都是需要人读的,上海为全国商业中心,商科自然有特殊的发展。但是说复旦之存在全靠几个商人,那却不是事实。至于讲到广告和年鉴,据我所知复旦发的广告并不异于其他各学校,特别有
引能力;年鉴则已经停办了两年,更不足以眩耀人了。我以为复旦的不仅能存在,而且近年学生陡增,有下列几个原因:(一)它是中国第一个反抗宗教教育的学校,它的产生,富有革命意味,因此,在时代
中这一
光荣历史,受了青年的崇拜。
讲到放假时学生受小店迫,懦如羔羊,这件事我也看不过
。不过我以为如果禁止赊账,则同学必
不便,如果禁止讨账,则小店又要骂我们
横,所以确实没有想到一个好的法
。
冯君下一个“每人”都看小说杂志或小报的肯定语,不知何所据而云然,我要替复旦同学叫屈!讲到成绩报告请人代,这是在各校都可能的事,但是我相信肯代
的人很少,因为大家忙于预备自己的考试,专门牺牲自己来
人家的工
,世界上不会有这样的阿木林。讲到考试时要求减少页数和作弊看书,我想这在那少数的饭桶教授面前是容易办到,而在多数的肯负责的教授面前是绝对不可行,这是我很久观察的事实,自问没有多大错误(我去年曾建议排定讲堂座位,不久或可实行);而且我还有一
观察:觉得复旦虽滥收了许多非以读书为目的的公
少爷,然而勤奋读书的同学,却一天一天的加多,拿过去一个阅书室尽够应用,现在七八个阅书室的尚形拥挤,及过去成绩超过B者不过数十人,现在成绩超过B者竟超过两百的事实一看,就可以作个证明。
闻是因为设备比其他宿舍特别好,学校想弥补经济上损失的原故。讲到膳费的必缴银行,这是因为学校与银行借款时合同上注明“全缴”“透支”的原故,假若在三年内把银行债款还清,这个不平等条约当然可以取消。讲到学分补考的包定及格,则第一,补考并非给教授;第二,补考不一定可以及格,我有一个同学就是重读的一人;第三,学校每届假期,平均要开除几十个成绩不好的学生,足以证明学校并非唯利是视。至于同乡会是自由加的机关,募捐
则并没有这个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