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备考:来信(魏猛克)
你肯回信,已经值得我们青年人gan激,大凡中国的大文学家,对于一班无名小卒有什么询问或要求什么的信,是向来“相应不理”的。
你虽然不是mei术家,但你对于mei术的理论和今日世界mei术之趋势,是知dao得很清楚的,也不必谦让的。不过,你因见了我那篇谈萧伯纳的东西,就不“再来开口”了,却使我十分抱歉。
萧,在幼稚的我,总疑心他有些虚伪,至今,我也还是这样想。讽刺或所谓幽默,是对付敌人的武qi吧?劳动者和无产青年的热情的huan迎,不应该诚恳的接受么?当我读了你代萧辩护的文章以后,我便凭了一时的冲动,写chu那篇也许可认为侮辱的东西。后来,在《现代》上看见你的《看萧和看萧的人们》,才知dao你之喜huan萧,也不过“仅仅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一点警句”而已。
你是中国文坛的老前辈,能够一直跟着时代前进,使我们想起了俄国的高尔基。我们其所以敢冒昧的写信请你写文章指导我们,也就是曾想起高尔基极高兴给青年们通信,写文章,改文稿。在识字运动尚未普及的中国,mei术的力量也许较文字来得大些吧,而今日中国的艺坛,是如此之堕落,凡学mei术的和懂得mei术的人,可以不负起纠正错误的责任么?自然,以先生的地位,是不便参加一个幼稚的团ti的战斗的,不过,我们希望你于“谈谈文学”之外,不要忘记了mei术的重要才好。
《论语》第十八期上有一张猛克的《鲁迅与高尔基》的cha图,这张cha图原想放进《大众艺术》〔10〕的,后来,被一位与《论语》有关系的人拿去发表,却无端加上“俨然”两字,这与作者的原意是相反的,为了责任,只好在这儿来一个声明。
又要使你在百忙中chouchu一两分钟的时间来读这封信,不觉得“讨厌”吗?
祝你著安!
一个你不认识的青年魏猛克上。六月三日。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六日上海《论语》半月刊第十九期,在魏猛克的“来信”之后,总题为《两封通信》。魏猛克,湖南长沙人,mei术工作者。当时是上海mei术专门学校学生。
〔2〕萧即萧伯纳(B.Shaw,1856—1950),英国剧作家、批评家。chu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早年参加过英国改良主义的政治组织费边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谴责帝国主义战争,同情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九三三年他来中国游历,于二月十二日抵香港,十七日到达上海。
〔3〕我的为萧辩护指鲁迅在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七日《申报·自由谈》上发表的《萧伯纳颂》一文。该文后改题《颂萧》,收入《伪自由书》。
〔4〕香港大学英国zhi民当局于一九一二年三月十一日在香港创办的综合大学。萧伯纳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十三日在该校发表演说。〔5〕秦桧(1090—1155)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南宋主张降金的内jian,杀害岳飞的主谋。
〔6〕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yang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蜀国丞相。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一个ju有高度智慧和谋略的典型人wu。
〔7〕高尔基(M.A.YLT[XcP,1868—1936)苏联无产阶甲骷摇V谐て*小说《母亲》、《福玛·高尔杰耶夫》和自传ti三bu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8〕指魏猛克的漫画《鲁迅与高尔基》,画中鲁迅形象矮小,站在高大的高尔基shen旁。这幅画后被李青崖标上“俨然”二字,发表在《论语》半月刊第十八期(一九三三年六月)上。〔9〕“再来开口”鲁迅的《萧伯纳颂》一文发表后,魏猛克曾在他编辑的mei术小报《曼陀罗》上发表文章,嘲笑鲁迅是从“坟”里爬chu来撰文huan迎萧伯纳的。后来魏猛克等举办mei术展览会,写信请鲁迅给予支持,鲁迅在五月十三日的复信(已佚)中表示:自己不是学mei术的,如果“再来开口”就比从“坟”里爬chu来还可笑。〔10〕《大众艺术》魏猛克等拟办的刊wu,后未chu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