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章(2/3)

歌声停止了,众人的心上还响着它们的余音。那些声音似乎到了他们的心的。他们的整个都因为歌声颤动了。他们想不到世间还有这样的奇异的歌。这跟他们常常听见的《乐郊》、《望月》、《悲秋》、《苏武牧羊》、《金陵怀古》等等完全是两类的东西。好些人上跑过去向何若君索取歌谱,有些人又要求他教他们唱这两首歌。何若君欣喜地一一答应了。他还为他们唱了几首革命歌,这些歌同样地充满人的力量,激发他们的崇情,在他们的心上留下永不消灭

来宾中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学教员站起来恳切的发言。他的讲演术反倒比那些青年学生差。他说得慢,而且每说两三句就要用一个“这个”来缓和他的困窘。但是拙劣的言辞常常表现了诚恳的心。他谢他们,祝福他们。他仿佛还想从他们这里求得一力量。他恭维地对他们说:“青年是人类的希望。”这便是受惯了生活压迫的“外国史”老教员在他的长岁月中得到的结论。他的确敬

他们。他对他们的工作也常常贡献小的帮助和鼓励。所以他能够同他们结了友谊。

那个红脸的中学生也发表了意见。他似乎不曾有过这样的经验。他站起来,就微微颤动,手也在抖,牙齿也在打战。他现了一脸的窘相。但是他仍然鼓起勇气说话,他觉得众人的光集中在他的脸上,他更发慌了。他预备好的话全混在一起了,它们不分先后地他的腔。他的同伴黄脸学生着急地望着他。他没有条理地说下去。

以后还有两个人说话,不过说得不多,也没有新的意思。方继舜最后起来作答复。觉民接着说了几句补充的话。然后便是用茶的时刻。茶已经预备好了。陈迟和汪雍两人端茶来。张的空气松弛了。一和睦的、亲切的气氛包围着他们。大家随意用着茶,更自由、更畅快地谈着个人的或者社会的事情。房间里充满了衷心的笑声。嘈杂的声音突然静下去。全房间里的人的光都在何若君的脸上。他安静地坐在方继舜的旁边,张着,用他的响亮的声音唱法文的《赛曲》和《国际歌》。他们不能了解歌词的意义。但是那象万奔腾似的力量不可抗拒地打击着他们的心,那是一呼召,一鼓舞。它使他们的血沸腾,它使他们的情满溢,它使他们到放散的需要。这两首歌曾经先后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人去为理想献生命,这时它们同样地燃起了他们这班异国青年的牺牲之火。他们真正准备跟随这样的歌声毫无顾虑地去跟旧势力战斗。

吴京士响应地站起来用诙谐的调说了几句庆祝的话。觉民便在这时离开餐桌,走小屋去抱了一叠小册来,张还如也去拿了纪念刊向众人散发。每个来宾都带着惊喜的光翻阅纪念刊和小册

然而听话的众人中间并没有谁发笑声。他们甚至用同情的光望着他,希望能够给他帮一忙,使他畅快地把话说完,安静地坐下去。他们了解他的话的意义。他带了夸张地(其实在他,却是很诚实地)称赞周报和负责人的功绩,又谦虚地诉说他的愿望。他诚心诚意地希望献他的年轻的生命,只求他们能够给他一个工作。他的话似乎还没有完结,但是他突然闭了嘴坐下来。众人也用掌声酬答他。

争中的互相帮助的事实。这也是同样令人动的,虽然这些事实对于在座的一分人还是十分新奇,但是他们也能够了解。

若君并没有说过一句空泛的话,他只叙述事实。他给他的听众打开了一个新的界,立下一些新的榜样,他不过叙说他从书本上、从见闻中知的真事。他想不到这些话会永远成为那班青年的鼓舞的泉源。他在众人的鼓掌中坐了下来。动的微笑还留在听众的脸上。方继舜又站起来说话。他要求社员和来宾们自由发表意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