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万众瞩目的感觉令我如坐针毡。
“小萧,听过‘渔夫和魔鬼’的故事吗?”我明知故问。
萧可冷铁青着脸点点头,紧张的神色又深了一层。
“我想说,如果铁板上发现不了什么符咒和封印或者特殊的警告,我们就马上挪开它。如果因此而导致了某种糟糕的结果,我会全权负责,如果我…有了危险,小萧,转告苏伦,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心贴心的亲人。”这时候,我心里只有苏伦。危机来临时,我只想自己身边有她,而不是其她任何人,包括关宝铃。
萧可冷的眼神里忽然又有了光:“风先生,您最在乎苏伦姐,对吗?”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或许换了地球上任何一个男人,都难准确回答,无论是谁?有位哲人大师曾说过:感情犹如下肚的梨子,味道如何,只有品尝者才知道;但任何人,无论圣贤贫贱,谁都只知道上一个梨子而不能预测下一个,这是生命里永恒的悖论。
要想知道自己到底最在乎谁,只能等到生命终结的刹那,所以,这是一个需要用一生来捉摸答案的巨大命题。
我站起身,向萧可冷伸出手:“来吧,把其它问题丢下,我们一起去解决眼前的这个大难题。”
所有的曰本人都摒住呼吸,注视着我跟萧可冷的一举一动。他们渴望看见铁板下的秘密,但却没胆子靠得太近,都立足于大坑边缘外五步的距离,像是被一道无形的警戒线拦阻住,如同一大群看着蜂蜜罐子却不得其门而入的傻乎乎的蚂蚁。
我们踩着简易木梯落进坑里,铁板就在脚下。
萧可冷连做了三次深呼吸:“风先生,我准备好了。”
我们沿铁板边缘走了一圈,仔细观察,它的立面上并没有任何图形标记,切面处整整齐齐,以我们的常识,竟无法区分它是铸成抑或切割而成的。
“这个东西,似乎并不常见,难道不是地球上的产物?”我自言自语。机械加工技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地球人智慧的极限,铸造过程会给铁板留下一个“钝”的立面,而切割过程则是要留下一个“锐”面,无论如何打磨,都能看出切割痕迹。
这块铁板的立面光滑无比,如果不是带着“亚光”的效果,几乎可以用来当作镜子照。
萧可冷耸耸肩膀:“如果它的作用只是用来遮盖,处理成如此光滑的结果,毫无意义,对吗?”
我突然发现,无论萧可冷的思路多么敏捷,还只是停留在“地球人思维”的标杆上,无法突破这一层阻滞。
“小萧,你为什么不想想,地球上的金属立面,除了铅板之外,还有哪一种能在射线探测下遁形?既然它本身的元素构成是我们不知道的,焉知它的形成过程不是如此?之所以产生射线探测不到它的结论,最大的可能,就是它像一块水晶,射线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过它,无数次地循环进入、透出、返回而不产生任何衰减。”
这是我苦思冥想后的结论,不过地球上迄今为止还没发现过任何一种外形像铁板的金属。如果提到“水晶一样的金属”更是匪夷所思。
我们一边交谈,一边同步搜索着铁板表面,确实没发现任何特殊标记。只是萧可冷为了我的“水晶”理论,脸色一直阴晴不定,情绪坏到了极点。
太阳西斜时,我们停在铁板的正中,也就是九宫格的核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