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矿山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方案相关资(2/7)



从真正持续发展的观看,即从维护生态持续能力的观看,采矿土地的治理,应服务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因此,上面提到的仅侧重于人类直接利益的两提法——“复垦”和“Reclamation”都实为片面。于是采矿土地的治理应当有两类目标选择: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设一个与当地自然界相和谐的人类生态系统(如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或建立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可以是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也可以是一个新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创造),以弥补、充实和丰富这一地区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不论是哪一类选择,整个治理本质上都是生态学的,而且都应在生态系统平上行。鉴于此,我们将采矿土地的治理概括为“生态治理(EcologicalManagement)”并以此替代“复垦”和“Reclamation”的提法。

矿山环境的治理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对矿山的掠夺式经营或不良经营,给矿山及其周边的环境造成了大的危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山的环境治理也得到了发展,从原始的未加任何治理,到以治理(如石砌等)为主,发展到现在的生态治理,即结合当地的社会自然环境和长远规划把受破坏的自然景观,建设成以绿(植被)为主的生态景观,因地制宜地把矿区建设成森林公园、风景胜地等;对有毒废弃,采用植修复的办法,清除毒(如重金属等)。总之,采用植绿化环境、治理矿山、化生态环境、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观发,突人地关系,追求整协调、共生协调和发展协调,从矿区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价值理等行区域综合规划、评价、整治和理,已成为共识。

采矿山开采所致的主要问题有,耗费过量的土地资源;被破坏的土地尚难被有效利用,既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又难以直接成为一步服务于某社会、经济目的用地;矿山边坡失稳易造成地质灾害;矿山废弃堆置占用土地,又造成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源等。当矿山位于城市、各类保护区、河线附近时,采矿土地的破坏,成为扰区域经济规划和实施的障碍、妨碍可持续发展、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随着生产力平的提,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刻的变化。旅游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方兴未艾的经济产业。据联合国有关人士估算,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旅游业已超过钢铁工业,成为比钢铁工业更大的产业。有专家预测旅游业将成为世界各行业中最大的经济门。而且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另外一些行业的发展,还可解决一大批就业问题。

的促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旅游业的发展也对绿化提了更的要求。对开采矿山行植修复,不但恢复了生态环境,而且对特殊环境行的绿化(如陡坡的垂直绿化等)还可以产生新的景观,开辟新的旅游资源。

随着全球或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尖锐的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环境污染及其恶化、资源枯竭、温室效应、森林与植被减少、土壤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生多样的破坏等一系列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已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为此,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将全球环境问题列世界发展的议事日程。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提的环境发展报告中明确提了“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1992年6月联合国在西举行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大会通过了以全球持续发展中心议题的“21世纪议程”其心是调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即在保护环境和生态不受破坏、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类一个环境和发展的新时代。1997年1月27日英国金时报发表题为“联合国就世界资源使用情况发警告”的报,指世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已超过自然资源再生产的速度,呼吁悬崖勒扭转环境恶化。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的中心问题。其中,植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已为人类所共识,并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最初,治理矿山土地主要是使它赋予使用价值,所以过去一段时期内各国都曾使用“复垦”一词。如我国的1989年1月1日起施行《土地复垦规定》。据初步统计,1988~1989年全国开发复垦耕地近7000km2,超过同期非农业建设占地面积。可以说,全国耕地大幅度净减少的势已得到控制。第二提法就是国外大多采用“Recl-amation”这一术语,虽然其涵义既包括“复垦”又可其它的社会经济目的,但它也是单纯以人类利益为的。

(一)矿山环境生态治理的观念

一、国内外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