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黛文婷的美貌对她的回答是有加成的。
采访结束后,穿着一袭风衣的记者李薇薇跟着老师们参观了红星小学,在看到学校里的信号增幅器与多媒体教室后,临时起意,和随行摄影一起,又新加了一组有关“网络对于留守儿童作用”的采访主题。
网上有很多人对于黛文婷花钱架构什么“直播平台”和“多媒体教室”很有意见,认为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地方搞这些就是浪费钱,但李薇薇相信,当外界看到自己做出的这期报道,就会理解,在孩子们眼里,精神需求有时候更甚于物质需求。
而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些只会出现在“电视上”的记者才是让他们最感兴趣的。
看着扛着摄像机的摄影师和白领精英一样的李薇薇,不少孩子都凑在他们的身边,问她们是做什么的。
当李薇薇告诉他们自己是“记者”时,孩子们都轰动了。
“那是记者,是上电视的人!”
“我知道我知道,记者就是写报纸上文章的人!”
“记者是天天和电影明星在一起的人!”
“我们是要上电视了吗?”
听到孩子们的童言童语,随行的几个记者都哈哈大笑。
“是的是的,你们马上就要上电视了!”
一个人说。
“也许还要上报纸!”
另一个摄影师也笑着打趣。
“我保证,你们会在电视上看见自己。”
唯有李薇薇,并没有笑,她的语气最为认真。
一个月后,《人物周刊》有关黛文婷的采访大篇幅报道,与此同时,李薇薇有关红星小学支教现状的专题节目也在省台播出,虽然不足二十分钟,却越发催人泪下,也引发了人们对“支教老师”这个团体的尊重。
李薇薇实现了自己的承诺,支教的报道一播出,她就截取了有关红星小学的视频,给黛文婷发送了过去。
当孩子们多媒体教室里的投影幕上看到自己时,没有一个人不是兴奋的。
对于黛文婷所在的平台来说,能有一位主播成为“人物周刊”报道的人物是非常光荣的事情,毕竟这件事并没有过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