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百四十八章 朝廷借粮
建文二年初的大雪并不是河北独有。在辽东也同样遭遇了十几年一遇的暴雪,暴风雪一连肆nue了三天三夜,当它停下来时,厚厚积雪已shen达两尺,无数的房屋被大雪压塌,数以万计的人无家可归。
辽东都司立即启动了jin急救援预案。李维正同时下令山海卫、东宁三卫、海州卫等六卫三万军队chu动,进行jin急赈灾,接到报告后的当天下午,李维正便动shen赶赴受灾严重的山海关一带。
两天后,李维正抵达了山海关水城,同时抵达的还有从辽东半岛运来的五万石赈灾粮,他下船后便立即来到了chu现数百人伤亡的永安堡。
永安堡位于燕山脚下,由于有燕山山脉的阻挡,这里几乎就从来没有遭遇过大雪,老百姓的房子修建得普遍简单,抗压能力较弱,而这次大雪是永安堡百年来的最严重一次,整个村堡都被积雪压在下面,全堡五百余口人,除了二十hu人家近百人逃chu来外,其余四百余人全bu遇难。
李维正赶到时,山海卫的士兵们已经将村堡从雪中扒chu来了,四百余ju尸ti躺满了一地,全bu都被布盖上了,他们几乎都是被雪压塌的房屋砸死,李维正一边察看情况,一边脸seyin沉地听山海卫指挥使韩亭燕介绍这次雪灾的情况。
“大人,据我刚刚得到了消息,除了永安堡外,铁场堡、三山营堡、平川营堡也一样被大雪淹没了。不过很幸运的是,大bu分人都及时逃chu来了,三个堡共死亡不到百人,还包括逃chu后冻死的。”
“那他们怎么没逃chu来?”李维正指了指不远chu1的永安堡问dao。
“回禀大人,听说永安堡是被雪崩压塌,来得突然。”
这时,几名士兵带来幸存的堡长前来答话,韩亭燕给他介绍dao:“这位就是我们辽东都指挥使、总兵官李大人。”
堡长立刻跪下垂泪dao:“小人永安堡堡长王云叩见总兵大人。”
一名亲兵搬来一把椅子,李维正坐下dao:“你起来说话吧!”
“是!”王堡长站起来,垂手而立。
李维正又看了看满地的尸ti,叹了一口气dao:“给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堡长摇了摇tou,痛苦地说dao:“其实积雪到门都打不开时,全堡人都准备二天离开村堡去山海关避难了,可是就在当天晚上,燕山上发生了雪崩,大雪呼啸而下,瞬间就将村堡吞没了,只有最南边的二十hu人家没有受到冲击而幸免于难。实际上都是房子被落雪冲塌了而压死人,太惨了。”
“那你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回禀大人,粮食和帐篷军队已经给了,可我们不敢再住在这里,大家都想到山海关去。”
李维正想了想便dao:“山海关是军事重镇,只能驻军不能住民,这样吧!趁这次机会,辽西走廊上的所有百姓都迁到辽东半岛去,大家所有的财产都带上,我会命军队修建房屋,给大家粮食和土地,实际上大家只是搬搬家而已。”
赈济灾民是一回事,实际上李维正早就考虑过清空辽西走廊的百姓。只驻扎军队,这样,辽西走廊实际上就变成了一个袋子,对整个辽东的防御将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正好可以利用这次雪灾移民,这样百姓的抵chu2情绪也就不会太大。
王堡长哪里想到总兵大人会有如此shen远的打算,他心中gan激之极,跪下来又连连磕tou“谢总兵大人照顾!”
李维正决心已下,便对韩亭燕dao:“移民事情现在就可以开始了,你可先派军队到各堡去动员,不要过于qiang迫,更要注意军纪,等准备工作结束后,所有百姓都再广宁前卫集中,然后乘船前往辽东半岛。”
“末将遵令!”韩亭燕立刻下去准备了。
这时,从山海关来了一名报信兵。他飞奔至李维正面前,半跪行一军礼dao:“禀报大人,朝廷特使已经抵达山海关,是兵bu尚书齐泰大人。”
“他怎么来了?”李维正微微一怔。立刻命dao:“去山海关!”
从山海关到永安堡约五十里路程。官dao都被大雪封死了,但此时军队已经铲开了一条可容一人独行的小dao,只用了半天时间,李维正一行便赶回了山海关。
朝廷的特使果然就是兵bu尚书齐泰,他是过年前便从京城chu发,本来是准备从山东走海路去辽东,但齐泰yun船严重,只得改走陆路,不料北方暴雪,dao路难行,他们又只得返回山东蓬莱,随从用酒把他guan醉后才乘船去了辽东,不巧的是,他们刚到辽东又得知李维正刚去了山海关。好在这时齐泰已经渐渐适应了乘船,他心急国事,便又再次乘船赶到山海关。
经过近二十天的颠簸,齐泰已经疲惫不堪了,到了山海关一件事情,就是倒tou大睡,所以李维正赶到山海关时,他还沉睡未醒。
当齐泰醒来时,已经是二天的上午,他这时才知dao,李维正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