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七章苏州舅舅(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十七章 苏州舅舅

两天后,太子朱标正式chu巡江浙,这次他不再是微服私访,而是代父chu巡,两天前,朱元璋的旨意已经下发,命江浙各州府zuo好chun耕之余,全力接待太子chu巡。

李维正虽然是朱标的私人幕僚,但朱元璋对太子shen边人审查极严,唯恐他误jiao匪人,所以在没有得到朱元璋正式批准前,李维正只能扮作侍卫与太子随行,但朱标ti恤下属,知dao他带有弱妹,便赐他重币,命他单独南下,若有事情,可随时联系,就这样,李维正nang中丰厚,乘一叶扁舟,携mei游历江南。

这一天,李维正的小船在苏州枫桥码tou上缓缓靠岸,苏州是大运河沿岸重要的商业城市,手工业和农业都十分发达,因此张士诚的缘故,朱元璋对苏州一直课以重税,故苏州也是朝廷重要的财政中心,漕运极为发达,枫桥码tou上,粮食、布匹、茶叶等大宗wu资堆积如山,数以万计的码tou劳工在此谋生,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极为热闹。

“大哥,快看!”哑妹,不!现在不能再称她为哑妹,一路乘船南下,十天时间里,她的说话能力已经恢复了很多,尽guan说得很慢,但不再像前段时间那般结结baba,一些短句已经没有问题了,她姓郭,名叫倩倩,在正式hu籍中登记为郭倩倩,以后我们就叫她郭倩倩吧!小名哑妹。

郭倩倩指着远方的一座掩映在竹林中的寺院,兴奋得直tiao:“那里就是寒山寺么?”

李维正却似乎没有听见她的惊呼,他恍若在梦中一般,‘梦里不知shen似客’,这里就是他的故乡吗?小桥liu水、粉墙黛瓦,洁净的青石路,一切和六百年后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寒山寺边夜泊枫桥,远chu1还有铁铃关,他记得里面是苏州人抵御倭寇的纪念馆,而现在是船只进入枫桥码tou的收费站。

“大哥,你怎么了?”郭倩倩拉了拉他的衣服,将他从对前世的追忆中拉了回来,李维正苦笑了一声“没什么,我在想舅舅住在哪里?”

李维正的生母姓顾,原是苏州大hu,洪武初年随家人被qiang行迁往凤yang,并在那里嫁给了李员外,顾家为保住苏州的商铺,便留下了幼子,也就是李维正的舅舅,年年岁岁,因官府不批路引,李维正的外公和大舅便扮作乞丐回乡祭祖,那时苏州城内满是凤yang的乞丐,成为独特一景,故后世liu言:‘自从chu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便是chu典于此,因为只有荒年,乞丐才会chu乡,年年岁岁大规模乞丐南liu,外人不知,自然会以为凤yang十年九荒。

李维正挠了挠tou又笑dao:“好多年了,我都忘记在哪里了?”

他听父亲说过,以前的李维正和他的小舅关系极好,每年chun天小舅都要带店里的糕过来凤yang拜祭过世的外祖父,那些祭祀用的糕饼最后都进了他的肚子,前几年他和继母吵架,还时常嚷着要去投奔舅父,也来过苏州两次,当然,这都是过去的李维正,而现在的李维正却是初次来苏州,当然不知dao他舅父店铺在哪里。

“大哥,夫人不给你地址了吗?”一句话提醒了李维正,他临走时,杨缨是给了他舅父的地址。

李维正急忙从行nang中找chu那张纸条:阊门王状元巷,阊门他当然知dao,但王状元巷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一时竟怔怔发起呆来。

“大哥,你今天好怪。”郭倩倩诧异地看着他,仿佛他变了一个人。

“嗯,没什么。”李维正脸一红,连忙叫住了一辆ma车“哑妹,咱们走吧!”

两人上了ma车,李维正对车夫说了地名,车夫一笑,振长鞭cuima疾行,ma车在狭窄的街dao里奔驰,李维正默默地看着街景,虽然路人已经不同了,但后世的苏州依然保持着明初的这zhong味dao,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不知不觉,他的yan中涌chu了泪水。

郭倩倩没有说话,她似乎gan受到了李维正内心的伤gan,就宛如她那晚回京城一样,她只是握着大哥的手,默默地将自己一份关怀传递给他。

......

阊门是明清时苏州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一幅盛世滋生图,生动地勾勒chu了苏州当年的繁盛,虽然现在是抑商重农的明初,但阊门一带已经显示chu了大明少有繁华景象,近千家商铺林立次比,各zhong商品琳琅满目,各zhong各样的招牌挂在店门口,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此时正是中午,大街上行人如chao、热气腾腾,到chu1可见前来送货、运货的ma车,李维正坐的ma车在人群中缓缓而行,走到大街的中段,车夫指走一条狭窄的小弄堂dao:“这里就是王状元巷了,ma车进不去,你们自己走吧!”

“多谢了!”李维正给了他一把铜钱,带着郭倩倩快步走到弄堂口,弄堂幽shen,不知藏有多少hu人家,他却没有了juti地址,这时,他见一名中年男子正往弄堂里走,便连忙跑上去问dao:“大叔,请问这里有一个姓顾的人家吗?”

中年人惊异地回过tou,看了一yan李维正,他忽然一把抓住李维正的胳膊,激动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