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十一章农税提留(三)
随着农税留cui收小组的成立,各小组开始an各自的分工忙碌起来,大家都知dao现在秋收刚结束,老百姓才收了粮食,在jiao了公粮之后,手里都有一点钱,如果错过这个时候,那时再去cui收,就很难了。
看到好几个组第二天就chu发了,刘思宇决定先到和木村看看情况再说,这和木村离乡政府不过十几里地,不过chu1于统山这座大山的山腰,这统山在红山县都比较有名,它的海ba有一千多米,最高的地方近两千米,算是红山县第二高的山了,统山村则在山ding,这统山的山势也很奇怪,从上到下分为三级,山下挨黑河溪一线为第一级,是黑河乡民乐村和新农村,往上是一段陡峭的山崖,山涧密布,上面是几个较平坦的坝子,这就是山腰,和木村和大坪村就在这几个坝子上,,再往上又是一段陡峭的山崖,无数山岭直上直下,上面却是由七个山峰簇立而成,统山村就散布在山ding的无数山峰之间。刘思宇没有选择先到统山村,就是想先看看和木村的情况再说,毕竟和木村的情况比统山村好得多。
刘思宇带着杜清平和邓国中,从街西边的一座木桥上过了河,然后就开始从山脚往上爬,还别说,这沿路的景se还不错,到chu1林木葱郁,山林间到chu1开着金灿灿的野juhua,不时还有几声清脆的鸟叫,倒给他们一路上增了不少趣味。只是沿途的路都是用luan石垒的,有的地方被水冲垮了,有点难走。
爬到山崖半腰的一个大石tou边休息的时候,杜清平和邓国中已累得chu了一shen大汗,杜清平的背上背了一个大包,里面装了矿泉水和一些饼干之类,就取了chu来,一人发了一瓶水,刘思宇并不客气,顺手接了过来,扭开瓶盖,仰tou喝了一口,对递过来的饼干,却只拿起两块,sai进了嘴里。
杜清平和邓国中看到刘思宇很轻松地样子,yan睛里闪chu了佩服的光来,黑河乡的乡干bu,爬这大山,到了这半山腰,没有一个不累得满tou大汗,疲惫不堪的,爬到这里,没有显chu一点累的痕迹的,除了刘思宇,没有二人。
看来当兵chushen的人就是不简单。
刘思宇把两人敬佩的yan光直接忽略,而是扭tou观察起这大山的情况来。
这条上山的路就在两条大岭之间,随着山势忽左忽右的绕来绕去,似乎一条长蛇在艰难地寻找chu路一般。山下的民乐村和新农村如在脚下,一层层的梯田里全是才收割后的谷桩,村民的房屋就散在到chu1是梯田的山坡山湾里。这两个村是黑河乡最富裕的村子之一,那有一个大坝子和两幢砖房的就是民乐小学,一条简易的乡村公路就修到那里。再往上就再也没有公路了。
几人休息了一会,又继续往上爬去,等爬到和木村时,已是中午了,姚远林正在田里收拾稻草,听到邻居孩子说有干bu找自己,和老婆放下手中的活计就跑了回来。
刚跑到家,就看见自己的坝子里站着三个人,细看那不正是刘副书记他们吗?忙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憨厚地说dao:“刘书记,你们快请坐。”
说着跑去推开大门,就端chu两条木凳,放在坝子里,望向刘思宇,征询地说dao:“今天有太yang,我们就在坝子里坐?”
“好啊,我们边扯靶子边晒太yang。”刘思宇shuang快地说dao。还别说,这暖yangyang地太yang照在shen上就是舒服。
姚远林又招呼他的老婆生火zuo饭,自己也端了两条木凳,放在坝子里,从屋里提来一个暖水瓶,取chu自家zuo的茶叶,就着几个满是茶垢的磁盅,泡了几盅茶。
刘思宇也是渴了,随手端起一个茶盅,chui了chui面上的茶叶,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一阵清香顿时就溢满hou咙,然后就到了胃里,刘思宇不禁笑dao:“好茶。老姚啊,你这茶叶不错。”
听到刘思宇的赞赏,姚远林不好意思地笑着答dao:“自家zuo的,也没有什么技术,倒让刘书记见笑了。”
不过表情里还是透louchu了一点自豪。同时对这刘书记又增添了几分好gan。
不说别的,就看刘书记端起茶盅就喝,丝毫没有一点嫌弃的意思,不像别的乡干bu,看见自己端chu的茶盅,总是仔细打量,好像自己的茶盅多脏似的,更有甚者,把自己好心泡的茶放在一边,只喝自己的矿泉水,似乎喝了自己的茶就会掉价一般。
这刘书记真的不错,这是姚远林心里涌起的想法。
看到刘书记端起茶就喝,细心的杜清平也端起一个茶盅凑到嘴边,喝了一口,也笑着说dao:“这姚支书的茶确实可以。”
邓国中在杜清平的示意下,也机灵地端起了茶盅。
四人喝了一会,就见和木村的村长谢成昆得到姚远林的通知后,满tou大汗地跑了过来,看到刘思宇一行,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