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向着书记,等于说政治基础已经出现了松动的迹象,要放在古代诸侯身上,不仅会丢掉政权,还有性命之虞。
韩江林一贯抱疑人也用的原则,把自己提名任用的人都视为自己人,岳父的一番言语宛如一贴清醒剂,使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用人哲学。不过,也许是年轻的缘故,他自信人是可以争取的,只要给他人一个基石,他人就会支撑起一片天空。士为知己者死,传统的道德教导使一般人都受到感恩的思想教育,韩江林受此影响很深,岳父怀疑一切的人生哲学使他看到了事物的另一面。
韩江林说,姨爹非常信任手下人,他对秘书像对待自己的孩子。
兰槐轻轻笑着说,因为他要到人大去了,政治上走到了头,没有机会再争什么,也没有人会与他争什么,才会敞开心扉。
兰槐说了个潘建平差一点葬送政治生命的小故事。
姨爹平时爱好写作,1975年,他同宿舍的同事看到了他写的一部反思时政的小说,向区委书记报告了此事,区委书记向姨爹索要手稿,姨爹吓得色变,硬着头皮把书稿交到区委书记手里。姨爹以为大祸临头,战战兢兢度过了两个星期,之后,区委书记退回手稿,说,小心保存,当心别人看到。很多年之后,姨爹遇到退休的区委书记,说起当年的事情,区委书记笑着说,你以为每一个人都以整人为乐吗?你的文笔很好,我向县委打报告要求你留下来的。
兰槐说,姨爹因祸得福,坏事成了好事是因为遇到了好人,如果遇上一个喜欢整人的区委书记,姨爹还能有今天吗?从那以后,姨爹写字只是就事记事,再也不用黑纸白字表达个人思想,文字上的东西随时有可能成为罪证。
韩江林没有体会到文化禁锢的严重性,说,表达思想是基本的权利,如果人连这点权利都没有,还奢谈什么自由?还有什么希望?
传统官场中人都忌谈个性思想,忌谈权术,自那事以后,姨爹奉行多做事、少说话的原则,得以当上组织部长,姨爹能够和你倾心相谈,说明他彻底摆脱了早年的阴影,
韩江林想了想说,从一般规律来说,精于什么往往毁于什么,当断不断,久必生乱,皇帝死于优柔寡断,谋士死于嘴巴不严,武将死于性格粗暴。
兰槐点点头,自认为最精通的地方,恰恰是最薄弱的环节,一个政治家彻底地向世人坦白政治谋略,等于摘掉了头上的光环,可能出现三种结果,忠诚的部下一如既往地信任自己,这等于和部下形成了铁血联盟,这种情况极为少见;人都受利益驱使,利益目标一致时,结盟可能存在,双方利益目标不一致,政治家等于把弱点暴露给了政治对手,问题的关键是,人一生所追求的利益目标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形成了第二个结果,部下背叛政治家后,利用政治家的弱点反戈一击,这一击常是致命的;最平常的情况是第三种情况,部下对政治家过于了解,视政治家为常人,并不尊重政治家,自然而然产生取而代之的思想。
兰槐说,封建皇帝为了维护至高无上的权威,利用迷信编造各种谎言欺骗百姓,刘邦走得最远,未当皇帝之前编造斩杀叫白帝子的蛇、头上彩云的谎言,后世皇帝争相仿效,封建迷信如此深入人心,主要是皇帝在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