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那个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他并不是太重视张劲松,故意搞得这么不重视。
不过,想必苗准应该不是那种没脑子的人吧?你再不重视张劲松,人有现在也是主政县政府呢。
张劲松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对教育工作的不满意,他刚刚上任,还不想因为自己以前对某个科局的态度而这么快的表现出来。虽然教育局的准备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但张劲松还是满腔热情的跟局里的同志们欢聚一堂,气愤甚至要比文化局还要热烈。
陈娟跟张劲松走的不是很近,她不是常务副局长,虽然也主持某方面的工作,但她主持的工作在教育局里,却是排名最靠后的。她有自己的苦衷,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张劲松选择来教育局,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跟她有关,这位充满了魅力,几度让自己欲罢不能的男人,她不但对他的前途充满希望,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也是光明一片。
张劲松在教育局的团拜走程序的成分比较多,所以一切都是按照既定的安排去的,他没有给苗准施加压力,也没有对同志们提出要求,倒是表扬的话说的比较多。他这么做,倒不是对教育局没看法,而是标准的有看法但不提出来的搞法。
这种光表扬的态度,就表明了他已经把教育局盯住了。只要教育局或者苗局长有什么不对劲,张劲松也丝毫不会手软。
其他科局,张劲松也选了几个,一天之内就走了一圈。他不想太过于张扬,也不想把县里所有的科局都转过来,毕竟这是例行的团拜,而不是视察工作。
去乡镇,张劲松就比较谨慎了,张劲松把副县长们分成了几路,每位副县长带领相关部门的领导,到乡镇进行慰问。那些老红军、军烈属、困难户、五保户则成了他们慰问的对象。虽然是一袋米,一桶油,几百元的慰问金,但这些东西对于这些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了。之前姜富强每年也会去下边进行慰问,但范围却没有今年大,在县里,张劲松可以不张扬,但在农村,只要进了村子,他就要求这些符合条件的农户,能走到的都要走到,决不能因为路远,难走,就省去了哪一户。
张劲松明白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当年就是用农村包围城市来取得了新中国的胜利,现在,张劲松也要走老百姓这条路线,只要人民群众对他这个县长满意了,那么他的影响力自然就会更大,至于其他那些负面的势力,在老百姓眼里,也只不过是纸老虎罢了。
张劲松自己并没有走遍所有的乡镇,他第一站是去了武云所在的新奉镇。武云所在的学校自从被各大报纸报道以后,就成了县里定点接待外来考察者的学校,而且这个学校也一直是教育局的脸面,虽然这跟教育局没有一点的关系,但外面的人了解的可不是这么多,张劲松当然要去这里,于情于理,这也是他必去的地方之一。
新奉镇的领导热情的接待了张劲松,这是在张劲松的意料之内的,镇上的领导对于武云所在学校之所以成为全县的焦点,这来龙去脉他们是非常清楚的,对于张劲松,他们也是敬畏有加,张劲松把第一站放在了新奉镇,这些干部们,心里自然是激情澎湃,接待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让张劲松非常满意。
在镇上完成了一系列的程序,张劲松便来到了武云这里,身后一大群人陪同着,跟武云自然不能像没人的时候那样随意。武云却不管那一套,说张劲松当了大领导了,难得来一次,便让小朋友们给张劲松表演了几个节目,这些节目本来是准备在放假之前当做‘文艺晚会’来表演的,可张劲松来了,所以武云就把这些排练的五花八门的节目搬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