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667夫人chuma(3/3)

的了。

人际关系的路子不就这样么?有时候这道弯拐对了,要比你直来直去顺畅的多。

原来,孟紫萱虽然有在燃翼投资药厂的打算,她迟迟不下决心的原因并非只是燃翼没给她们优厚的政策和支持,而是最近几年,国家的政策发生了变化,新建药厂所需要的手续非常繁琐。而且,孟紫萱的药厂并非单中药这一种产品,还有些是西药,这就涉及到了化学品,本身化学品的手续就很麻烦,所以加上中药材生产,这个手续下来,正常人非得扒层皮不可。

就算孟紫萱有一定的影响力,就算张劲松在农业厅有人,涉及到其他部门的手续也不好办,所以孟紫萱不敢轻举妄动,万一要是卡在哪个环节,她耽误不起。

她在南鹏影响力足够,甚至在省里也有很多关系,但是在石盘省,她却没什么硬关系啊。

还有一个原因,孟紫萱在燃翼看中的土地,目前只能保证一个中型药厂的生产,她如果投资的话就要兴建大型药厂,那么原料供应又是一个问题。

有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孟紫萱便没有给张劲松一个准信。但这些通过武玲跟张劲松传达了以后,张劲松竟然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燃翼县原来有一个小型药厂,其实说是药厂,是无法跟孟紫萱在南鹏的药厂相提并论的。因为燃翼有种植中药的习惯,当年县里为了鼓励农民种药,就建了一家药厂,这家药厂设备很简单,就是把收购上来的药材进行半成品加工,然后把半成品再卖给大药厂,另外一个,则是生产一点诸如银黄颗粒、感冒冲剂之类的常见药。

这种状况下,药厂几乎没什么利益可赚,但县里又不想让他破产。

毕竟,这也是一个企业,破产的话,就会影响到农民的收入,还影响县里某些职能部门打秋风。所以,现在的药厂就半死不活的维持着,借点贷款啦,县里每年给一点扶持资金啦,这对于县财政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张劲松是想让孟紫萱用她南鹏药厂的名义对小药厂进行收购,然后扩能扩建,同样能实现新建药厂的效果,这样很多手续就会省了,而且对于现在这个小药厂来说,也是一条出路,对县里也有好处,节约了开支。

张劲松没想到,这事跟孟紫萱一提,孟紫萱当即表示,这个方案可行性非常高,大家可以谈一谈。

有了孟紫萱的这句话,张劲松当即答应她,只要是这件事操作成功,各项手续县里一律开绿灯。而且张劲松还得答应孟紫萱,只要药厂顺利收购了,县里可以考虑按新投资企业那样实行三免两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个政策也算是县里的大手笔了,当然了,现在三免两减半这种政策,基本上都是挂在招商部门工作人员嘴巴上的口头禅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