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沙尘暴来了(6/10)

持谁的问题,而是整个流域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问题。当然,对这次事件中构成犯罪的,一定要治罪,无论牵扯到谁,都不能包庇和纵容。我还是那句话,绝不能以非法手段解决矛盾,这样会让问题的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次事件中我们也应该吸取教训,要积极帮群众做好思想转变,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第二步,要从长远着想,要把县上的发展跟胡杨河流域的发展结合起来,拿出一个富有战略性的远景规划,争取得到省里的支持。胡杨河流域是考验我们工作作风和为民办实事的一个跨世纪工程,我们要对得起沙湖县三十万人民,对得起我们手中的权力!"林雅雯的声音很是激动,这番话,一直埋在心底,没有机会讲出来,现在她不能不说了。

祁茂林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要说这番话,对他的触动最大。他总算清楚,林雅雯开始触及深层次问题了。他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她能坦率讲出来,他还是很感激她。

会议最后讨论对胡杨乡领导的处理意见,林雅雯坚决要求将朱世帮停职,常委们有几个表了态,有几个低着头,在牵扯到人的事情上,这几个常委总是沉默。

祁茂林拿出一张纸,说不用撤职了,朱世帮同志已主动提出辞职,他向县委检讨了自己的错误。林雅雯忽然就噤了声。

这消息太意外了!

鉴于朱世帮本人坚决辞职,会议最后决定,由王树林同志担任胡杨乡党委书记,朱世帮同志暂时留在胡杨乡,听候相关部门的调查。

3

两天后,林雅雯陪同县委组织部两名同志,前往胡杨乡。本来她可以不凑这热闹,班子调整这类事,由组织部的同志去宣布就行。但她还是忍不住来了。一则,朱世帮主动请辞对她触动很大,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姿态的,她不能不来,来了,也是她的一种姿态。另则,她也想跟朱世帮认真交谈一次,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这两年,她有个遗憾,就是跟朱世帮交流得太少。怎么说呢,如今像朱世帮这样的乡镇干部,真是太少,林雅雯相信,朱世帮脑子里,一定是有很多想法的,特别是对胡杨乡下一步的发展还有整个流域的治理,林雅雯太想从他那里获得启示。朱世帮尽管被停职,但这只是暂时的,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内心里,林雅雯还是希望他能到更重要的工作岗位上。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更有责任感的男人,错只错在工作方法上,对他的下一步安排,林雅雯更有自己的打算,她在会上所以三番五次跟祁茂林唱反调,就是怕祁茂林借调整的名,将这块好钢错用在刀背上。

发现一块好钢不容易啊,甭看这沙湖县基层官员众多,可真正敢为老百姓舍身说话忘我办事的,有几个呢?要是再不珍惜再不保护,就是莫大的罪过了。

揣着诸多感慨,林雅雯来到胡杨乡,谁知车子还没拐上通往乡政府的那条便道,就又让村民们围堵住了。

带头的,还是村支书胡二魁。

看见林雅雯下车,胡二魁第一个走过来,粗声大气地质问道:"凭啥把朱书记撤了?你把好官给撤了,安的啥心?""七十二"几个也紧跟着围过来,七嘴八舌,吵嚷起来。

林雅雯对胡二魁的态度吃了一惊,上次还缩头缩脑的胡二魁,怎么忽然像换了个人。等听清是为朱世帮喊冤,林雅雯心里有了底,她平静地说:"他是不是好官,不是你们说了算,组织会有结论。"

"组织,组织是个啥?方的圆的,我看不着!""七十二"向来是个油腔滑调的人,大约仗着有胡二魁撑腰,今天说话的口气格外硬,边说话边比画着,边上的人被他逗笑了,爆出一片哄笑声。林雅雯心里不高兴,但她努力忍着,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发火的。在群众中间发火,是最最愚蠢的一种工作作风。除非这火你必须发,不发就有可能控制不住局势。能忍的时候,忍是上策。

"还说组织哩,就是你,成心跟朱书记过不去,说,凭啥撤了他?"刘骆驼本来是个很老实的人,这一天,他的表现也颇为突出,拿着一根红柳条,指住林雅雯,满脸恶意地质问。

林雅雯望了一眼黑瘦的刘骆驼,没吭声,"七十二"和刘骆驼一说话,她就清楚,这是提前合计好的,胡二魁想拿这两个人激怒她,只有激怒了她,其他群众才好起哄。群众一起哄,胡二魁的目的就达到了。村支书们的想法,看似复杂,其实却很简单。毕竟,他们都是些本分老实的庄稼汉。

你想激怒我,我偏不怒!林雅雯冷冷地将目光转向胡二魁:"让你的人走开,今天不是谈论这事的时候。"

"走不走开由不了我,我已不是支书了。"胡二魁怪腔怪调地说道。

"什么?"林雅雯暗自一惊,不明白胡二魁这话的意思。

"你撤了朱书记,胡支书也不想干了,他辞职了!""七十二"扯上嗓子道。

"不光胡支书一个,乡上一半支书辞职了,这下你满意了吧?"刘骆驼的声音更高。

"胡闹!"这下轮到林雅雯发急了,她的确没想到,处理朱世帮,会引来这么多连锁反应,"王树林呢,叫你们王乡长来。"见众人围堵着车,一时半会儿走不开,林雅雯冲"七十二"说。

"我管他王乡长还是马乡长,我们就认朱书记,今天把丑话说前头,真的敢撤掉朱书记,你就别想从这沙窝里回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