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三章(6/6)

不假,但在省政府的七位副省长中,真正靠得住、给他真心拉套的其实只有一个马奔而已。

副省长们靠不住,但活那么多,还是要干。怎么干?选个好秘书长最关键,这个秘书长要八面玲珑,还要听得进话,受得了气,会干事,能协调;对主子能够察言观色,对其他的人要能够说变脸就变脸;能够软硬兼施,该大的时候大,该小的时候小,耍大牌,装孙子,都要炉火纯青,出神入化,表演得滴水不漏。目的就只有一个,不折不扣地执行领导的决定,贯彻好,落实好,至于你采取什么方法,自己看着办。

这个角色,没有很高的悟性,没有长期的官场历练,没有和领导高度的默契,是做不了也做不好的。

张青云自忖,别看自己平时自视甚高,但这个秘书长的位子,自己确实干不了,比着范红堂,那是差得太远了。自己是个书呆子,容易意气用事,脾气一上来,连对着王天成,都敢肆意开炮,说白了就是个狂放的书生而已,确实不适合当今的官场。

想到这里,张青云在心里又开始佩服起自己的老板来,王天成毕竟阅人多了,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所以一直还对张青云不错。这次起用范红堂,更证明了王天成一贯的做法,用人所长,其他的不计较太多。管他盗嫂还是受金,名声就是再不好,只要有能力,能够为我所用,就大胆地提拔重用。

张青云觉得,自己老板用人越来越像曹操了。

但从实际使用人才的数量上,却是少得可怜,和曹操根本没办法比,不知道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社会的倒退。

你看曹操那时候,当个大官,多威风啊!说杀谁就杀谁,不用找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些就不用说了。单单拿举荐使用人才一项来说吧,那简直是太随意了,看上谁了,立即就把你提拔到身边,三五年就是中央或者地方大员了,不论资排辈,只要你有真本事,就会一飞冲天。

不像现在,要先看你的学历、经历、工作年限、有基层工作经历没有,什么都来个条条框框,按照这个尺子一衡量,不是那不合格就是这不合格,让你一肚子晦气。等找到一位条件都合格的一用,才发现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根本就是个大庸人,真是开了天大的玩笑。

在“三国”那个时代,选拔干部没这些条条框框,也没有太多的道德要求,比如曹操身边的大谋士郭嘉,年纪轻轻,二三十岁就名满天下了,他就不会搞人际关系,有点放狼形骸,和谁都处不好,打他的小报告的人多了去了。

曹操照样信任他,保护他,从来没有派组织上去考察他,让大家评议评议他,或者给他明确指出来,让他改正、节制。因为曹操知道,凡大材必有大的缺陷,就比如有高山必有深谷一样,人无完人,一个人的缺点他想改掉是很难的,你要用他,就要看大局,看主流,其他的不能计较太多。

而现在,你看那么多的条条框框,即便是对于一个大省的省长王天成来说,他手里又有多少人事权,想用谁他说了算吗?

比如一个擦鞋子的,他是一个被埋没的大贤,是像姜子牙、百里奚、管仲那样的大材,只是命运不济,才沦落街头,靠自己的小手艺勉强糊口而已。要是王天成发现了他,他能够怎么办?

明知道对方是天下第一流的人才,可以安邦定国,但他一没文凭,没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根本不具备成为国家公务员的资格。况且他的年龄可能也太大了,远远超过了三十五岁,况且他的长相又不好,身高没有达到一米七以上,怎么看也不像个官员的样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