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2/7)

官场就这样,一个人的得志带来的必然是多数人的失意,你不得志了,没有人看得起你;你太得志了吧,就有人嫉妒你,人啊,就是这个样,谁也不能免俗。

一开始,当袁秘书长把陪同王天成考察的官员名单到张青云手上时,张青云一就看到了范红堂的名字,到很吃惊、很好奇。

以王天成的脾气,省政府是自己的地盘,秘书长绝对要用自己信得过的人,如果他看不上,谁安排的也不行,就是省委书记杜茂林,在这个问题上,他王天成也不会让步。以杜茂林的领导艺术,张青云相信,他也决不会手秘书长的人选问题。那不是明摆着找不痛快吗!

秘书长这个官,如今在省政府,是许多人都想的,到最后这个乌纱帽究竟会落到谁的上,还是由王天成说了算。这一张青云明白得很。

这就是权力永远争斗不休的源,说白了,就是不能让你们穿一条,那样你们搞什么事情,上级还不成了瞎,斗来斗去,真理才会愈辩愈明,上级才对下面的情况心知肚明,这就是权力制衡的诀窍。

所以斗归斗,还要相互合,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底线,双方自觉地去维护这个底线,不跨越这个边界,你得一,我得一,共同把日过下去。要不然真砸了锅,谁也吃不上好果

其次,范红堂人非常明,他善于察言观,以他的政治和善于攀附的超常能力,他可能早就看来了,王天成绝非等闲之辈,所以在王天成从省委常委、西平市委书记的任上平调到省政府,担任副省长、常务副省长的那段时间里,两人曾有过几年的往。这段时间,是王天成人生的低谷,他以省委常委的份,到了省政府,前两年居然连常务副省长也不是,是他仕途上的苦闷期,可能就是这个时候,范红堂给王天成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以范红堂的智商,他只要用心去,一定会得非常好。这就是他超一般人的法,张青云总结了,这在官场上叫“烧冷灶”一旦选准了目标,那效果是惊人的,比“烧灶”不知要有效多少倍。只是一般人太浅,太势利,考虑不了那么长远,这样的机会,不是非常明的人,本不知把握。

但不怎么说,这次陪王天成视察全省,还是让张青云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看到了许多平时在自己这个角度上本看不到的事情,接了许多从来没有机会接的人,让张青云觉得,这也算一次重大

凭他的政治,张青云觉得,这是个信号,说明范红堂最近和王天成沟通得不错。其他的几个厅局长,像通厅长、财政厅长、公安厅长、发改委主任,都是省政府最重要的几个门,地球人都知

首先,他熟悉这个工作,起来得心应手。范红堂在省政府呆了二十多年,从一个小秘书起,一步一步,到了副秘书长。他熟悉省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起来肯定驾轻就熟,能够迅速

就是最后的农业厅长,因为清河是中数一数二的农业大省,省长考察带着农业厅长,也是理所当然的。但范红堂的这个利厅长,说他重要就重要,说他不重要就不重要,是个厅局长中位于二的角,现在王天成的随员中偏偏多了一个他,这让张青云觉得,范红堂这个人实在不简单,要不然省长上任的第一天就向王天成汇报工作,在电话里和张青云不够的近乎,晚上请张青云吃饭唱歌,献不够的殷勤,张青云判断,这里面可能已经另有隐情。

都是些什么玩意!张青云真是有些糊涂了,想了半天也搞不清楚,心里有一段时间很是困惑。

第三,范红堂的资历也到了。过副秘书长,又了快一任的利厅长,就是下去到了市里,个市委书记或者市长什么的,那权力和在全省的影响,比起省政府的秘书长,那可是差远了。了秘书长,惯例,怎么着都可以升一级的,到副省级,谁不想啊?

至于是什么,张青云还无法准确判断,最有可能的是抢官,说不定范红堂已经早早盯上了袁保山这个秘书长的位,想千方百计讨得王天成的心,等袁保山过几个月去了政协,腾来这个秘书长的位,他范红堂接任就可以顺理成章。

在视察的这段时间里,张青云看到,只要袁保山不在王天成边,有事没事的,范红堂都要偎上来,和王天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聊天。看他和王天成那么亲,张青云观察到,其他的厅局长都有些嫉妒或者愤愤不平了。

公平地说,张青云认为,凭能力,论资历,范红堂都是下任省政府秘书长的门人选之一,他就是不慌,王天成也会把他作为候选人之一,加以考虑。为什么?张青云判断,有以下几个原因。

张青云判断,以往的惯例,省委书记的权力主要现在人事权力上,像以前的省委书记郭云石和省长李大化,省委直属机关的脑脑和各市的市委书记,大分是郭云石的人;各市的市长和省政府各委办厅局的,大分是李大化的人,当然李大化还有相当大的财政权,大的预算没有他的允许,财政厅长本就动不了,就是郭云石要办什么事情,也要先和他打招呼。这也是一平衡,省委书记和省长各把一面,互相制约,这也是有中国特的东西。这样的制度设计虽然平添了一定的扯,让每个省长和省委书记斗来斗去,几乎没有多少和睦的,都是面和心不和。但没办法,既然在一个班里,就要互相容忍,因为谁也吃不了谁,真撕破了脸,就会两败俱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