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仅仅归结为孙悟空个人的努力,未免有些肤浅。整个西天取经团队所体现出来的完美的战略思维才是成功的关键,可是战略思维的方向在哪儿呢?”
我道:“看来您老还得继续研究。”
“嗯。”蒋大爷点头,还在理头绪。
佛祖打造这么一只取经队伍的战略思维目前来说我是知道了,可是天机不可泄露,再者说哮天犬到底要借杨诚诚的手来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且什么也别先说,以免坏了哮天犬的大事。
见老爷子还在静思,我赶忙找寻问题,想将他带出那个他一时半会也猜不透的漩涡。
我的问题是:“《西游记》极力宣扬佛教思想,着力点是通过唐僧的善来充分表达,可他的几个徒弟往往是通过暴力来扫清取经路上的障碍,是不是前后矛盾呢?”
蒋大爷自然对我的问题不卡壳,回答道:“有人说《西游记》是崇佛抑道的。其实如果单从这支钦定的取经队伍来看,我们发现这里面诠释的更多的是佛家的中庸思想。坏人可以为我所用,成为好人;好人也有恶劣的一面。《西游记》中的很多妖魔鬼怪,因为位置不同所以身份也会发生变化。
我们说,佛讲善、,讲缘,讲因果、讲普度众生;但是在《西游记》的世界里,这些都经不住推敲。
首先说善。唐僧很善,但是如果没有暴力的保护,他根本到达不了西天。在《西游记》第八回里,如来佛祖要观音菩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这一章节很玩味,既然你的东西好,别人应该上。门取经才是;难道还要你找人取经吗?读到后来我们才明白,不是没有人去西天取经,而是那些取经人都被路上的妖魔鬼怪吃掉了。连如来佛祖的得意门生唐僧都被吃掉了九次,更不必说芸芸众僧了。既然为善并不能达到佛家所说的理想境界,那佛家宣扬的善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