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十九章白云观里的相思树上(2/2)

少女义愤填膺:“可这些太监到了地方上,每每胡作非为,威百姓,御史和地方官奏报上来,皇上又经常护着宦官…”

西沉,少女可曾下山?康生担心起来。

这一下少女有些明白了:“这也就是说,我朝的制度是朝臣提防太监,太监效命天,天敬重朝臣。”

康生的这番话,看来正合了少女心里的想法,更是气不打一来:“好端端养那么多宦官什么?都是祸国殃民之辈!当年太祖皇帝还专门立了铁牌,严禁太监政,后人怎么就不听呢?”

见康生不吭声了,少女就自己往下说:“当年鲁哀公因为饥荒要对鲁国百姓加征赋税,向孔圣人的弟问计,有反而劝鲁哀公减税,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咱们大明朝怎么就不几个有这样的贤臣呢?”

少女“嘿嘿”地笑:“公,是不是我一语破了玄机,大明朝已经把治国之术发挥到了极致,可最终皇权这个圈,天下尽掌在天一人手里,明倚内阁,暗独治,天明,天下明;天暗,天下暗。”

康生勉应了一句:“开支也大。”

见少女突然住,康生有些不好意思,于是继续刚才的话题,解释:“本朝的朝政构架就是如此。司礼监,东厂,锦衣卫,这一系虽然严酷,却行之有效。有这制度在,从朝廷到地方的所有文武官员,谁都不能专权,自然也就不会政。历朝历代多有武将拥兵自重,权误国,甚至谋朝篡位。但这样的事在我大明朝以前没发生过,以后也不会有。”

姑娘只好红着脸儿有不舍地走了。

默然半晌,康生忽然沉声说“所以我们这些读书人一定要读好书,要考功名,要官!然后诤臣,谏臣,忠臣!为了成一事,完成一谏,粉碎骨,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康生不由得端详起面前的这位少女,心中好生敬佩,对刚才的话,只是随声附和:“…是啊,钱都养了宦官,养了贵戚,养了王爷了。”

一时无话,少女向窗外瞧,说:“长怎么还不回来呀?”

发了一会儿愣,康生低声:“小,不可妄议朝政…”

听到这儿,少女又明白了:“就是说只要皇上敬重大臣,朝政就清明;如果皇上不敬大臣,朝政就昏暗?”

听康生这么说,少女的火气也上来了:“朝廷这些年间收了多少税,边关将士却没饭吃,老百姓也还是照样饿死!都说弘治朝是‘盛世’,可这几年没少饿死人!盛世还能饿死这么多人吗?”

“是啊!会不会今天回不来了?”

少女有些激动了:“皇上这样的搞法,太监一旦坐大,就会加害朝臣,为祸作。”

少女吞吞吐吐地说:“公,你看,天已晚,我…我,我能否在公这里暂住一夜?”

听少女把话直指到当今皇帝上去了,康生不由得张起来。

康生回答:“可以这么说吧!”

一句话把少女说得目瞪呆,哑无言,不由得多看了康生几

税!为什么税收得越多,朝廷反倒越穷?”

康生回答说:“这是因为官员权重,太监权轻。说到底,理朝政、治理地方以及用兵作战的实权,都在各级官员手里,太监只是从旁监视。在官员和太监这两力量中,皇上一定要折衷置,抑其,扶其弱,而太监的势力就是弱的,这么一来,皇上就不得不偶尔打压朝臣,庇护太监。”

其实康生知原因,可他从心儿里不愿意说。

话一,康生就到很后悔,多想让这个貌若天仙般、通晓世事的姑娘留下啊!可他却着心说着违心的话。

“这事毕竟不多。前朝过王振,过曹吉祥,过汪直,都是作之人。可天一旦觉到他们为祸,就会立刻将其铲除,而且每次都是弹指一挥,这些太监们就灰飞烟灭了。这也是因为太监既无实权,又无基,虽能为祸,但不至作。”

姑娘走了,他心中若有所失,多半天倚在门框上痴痴地眺望着前的相思树,回不过神来。

康生此番下定决心考取功名,本想借观的清净,苦读诗书,可是突然现的偶遇,竟让他魂不守舍。

康生:“本朝制度,环环制约,这是历朝所没有的。”

“这怎么能行啊,你一个姑娘家,住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让人瞧见多不合适呀!”

康生忙冲少女摆摆手,少女明白他的意思,随即停住议论,苦笑一声。

一听这话,少女气哼哼的说:“说来说去,原来天下只在皇帝一人手里,他明则天下明,他暗则天下暗!”

翻开书卷,那些枯燥的文字顿然乏味,前老是晃动着姑娘那婀娜多姿的影,他多恨自己的迂腐啊!

“是啊,为什么?”傻女反问

再回到房间,房间内空留少女来时的馨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