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十五章中国的援军(3/3)

就是王不凡所召唤的冷兵器军…一口征战讨那里,虽然沧海桑田,大马十革周围的建筑凡人非,但大体的地形是没有改变的。而且那里是幼拉底河的西南面,哈布尔河能够作为最后的屏障,完全能够作为主战场。

战场选定后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大西洲人一路追击这么远呢?他们会不会中途选择撤退?一旦他们撤退该怎么办?

“你们可以在塞丸卜干河、豪兰干河以及米拉河修建坚固工事,或者派遣部队绝对防御这里,各安排一支坚兵,让你们的敌人感觉到侧翼随时的威胁

说出这个建议的是冯川。

是的,就是冯川这个大唐陌刀军的统帅。

这个时候王不凡才想起来,自己身边可是聚集了一大堆冷兵器时候的专家啊。虽然他们不是一方统帅,但他们的建议绝对是最宝贵的。

想到这里王不凡赶紧把各个冷兵器军团的将领们都召集过来 居然还召集了十几个人,然后将态势跟他们一说,听听他们的意见。结果,他们的意见竟然和现代参谋们惊人的一致,他们也选择在大马士革作为最后决战的战场!但在具体的实施上,他们给出了更加专业的建议。

比如耶路撒冷南边的中东军队不能保持静止,在战役打响初期也必须配合北面的东欧军队一起进攻。然后在逐步撤出战斗,这样才不会让大西洲人觉得这次是引诱对方进行决战。

又比如,大西洲人很可能即使现决战也会义无反顾的出现,那就需要耶路撒冷到大马士革的安曼、扎卡尔、德拉等地进行层层阻击,给敌以重创,然后让他们有步步获得成功的感觉。同时可以在耶路撒冷东侧一千公里的西尔汉谷地设下伏兵,先解决一万人的大西洲军队。

王不凡担心大西洲人损失了一万人的军队后会后撤,冯川却嗤鼻道:“西尔汉谷地只是侧翼进攻,只能说让大西洲人感觉你们很难对付,但是却不会动摇他们继续北上的决心。在我们的时代,侧翼战场只要没有崩溃,就绝对不会停止前进。

而蒙古人也认为:“即使侧翼崩溃了,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勇往直前,因为出路就在远方,后退和弥补裂缝只能损失更多。”

总之,冷兵器时代过来的将领们都一致认为。在大决战之前必须进行数次小决战,不管小决战的胜败如何,都只会促使双方更加死心塌地的想要进行一场大决战。

当然,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没有飞机侦查的层面上,但这个问题无疑给了王不凡足够的警醒。的确,一味的隐藏实力显然是不对的,应该给大西洲人一点教,让他们知道地球人也有一战的实力,这样才会让他们出动更多的军队来决战。

但是这大马士革会战前的小决战就必须让现代军队来承担,而他们有这个能力承担这项重任吗?

还是说在小决战的时候就派出一支冷兵器军团来呢?

剿灭了大西洲人的一个万人队会给他们什么样的刺激?

这些都不得而知。但王不凡还是觉得有必要一试。

最后经过曼施坦因的居中调度,竟然调出了十七个师,共计七万余人,还有六百辆坦克来打这几场小决战。而这十七个师中,除了七个师是东欧军队临时抽调出来的以外,还有四个俄罗斯步兵师和六个中国远征步兵师。

是的,经过最后的考量,中国还是决定派出援军来参加这场地球和大西州人的第一次会战。积累经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为了体现中国在中亚方面的霸权。

地球打到这个份上,美国所谓的大陆包围圈和第一岛链已经完全崩溃,对中国的封锁已经不可能实现。作为占据远东数千年的典型大陆霸权国度,在包围圈被打破之后向中亚乃至西亚扩展势力是不可避免的。为了长远规戈,中国也派出了六个步兵师来参与这次会战。

而中国和俄罗斯的这十个步兵师将作为小决战的中坚力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