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12文如其人谁信这话谁脑残(2/2)

“你们知卫不?”我问。

“哥们,这就叫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刘志海拍拍兄弟的肩膀,话里劝着兄弟,语气中却有着掩不住的幸灾乐祸:“文字面前人人平等。你甭人家是诈骗犯还是通缉犯,只要东西写的比你好,就有人喜,就有人看!没人化的话,谁知铅字后面隐藏的是一副什么样的嘴脸?想想你自己抄过的汪卫诗集吧!”

周立海想起一事,问康立明:“对了,我记得你们家是建国后才搬到东北来的吧?以前是哪的?”

康立明立刻到一旁郁闷去了。想想也是,中学时兴致的抄了不知多少汪卫诗集,奉为励志佳作,想不到那些诗却是个近代史上最知名的大汉写的,换谁谁也得郁闷郁闷了。

就连刘志海也因为被透了,中唏嘘不已:“原来人渣也是能写好文章来的,不过我真想不到,这个方大还真是有文采啊…”周立海摇苦笑:“他小学的时候写作文就很好,那时就获过奖了。”

刘志海和康立明都用看傻小的目光瞥着他,那意思显然是在说。是不是你已经知了,自己看着办吧。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我先背了段汪卫最脍炙人的诗,然后笑着说:“多好的诗啊,可惜却是个汉写的。还有秦桧,那厮的文笔也是很不错的。他的巅峰之作也完全可以拿来当中学生范文了。这两个人真是文如其人这句话最好的反证啊。”

得哭笑不得,看上去周立海在这方面也是不学无术,只好替他们扫扫盲了:“文如其人是个形容词。不是民谚、寓言故事、真理。||一个人文章写的好,咱可##文如其人。但文品和人品之间其实并不搭界,互相不是##关系。”

你个啊,他***是个汉!”刘志海哭笑不得的纠正。

“是啊。六三年掇过来的。以前是安徽的,铜陵人。”康立明不明白周立海为什么问这个,但还是回答说:“我爸是安徽音,这你们都知的嘛。不过想想就来气。妈的方大的祖籍居然也是我们那的,我和他是老乡!”

“也不知他投了什么东西过去,会不会是抄的啊?文贼?”刘志海对此表示怀疑。

“让老徐通过渠把稿要来看看不就得了!”康立明说,已经在掏大哥大了。

“别扯远了。估计你不知的原因就在这了,我们这些三代前就闯关东到江城的人都知卫叛国的事,因为东北曾经沦陷过,我们爷爷那一辈当年都过亡国。”周立海说:“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的时候,汪卫是国民党的二号。仅在蒋介石一人之下。当年12月他潜逃越南。公开投降日本起了汉,然后一直到死。”

想想那封《步青年》的约稿信,我也不由得说:“这个方大。有才,真有才。”

康立明一脸诧异:“啊?不是吧?‘一死心期殊未了,此须向国门悬。’这句是汉能写得来的吗?你是不是搞错了?”

“…”刘志海扁扁嘴没说话来,显然是已经对他的无知无语了。

“知啊,咋不知!我上中学时还抄过汪卫诗集呢!”康立明抢着说:“他是个国诗人!没错吧!”

“把你那砖收起来吧。”我笑着向他摆摆手说:“你没看信上写着么。那篇东西下一期就刊登来了。想看到时候买一册不就得了!”

“你少整这些复杂的,我是人,听不懂!”康立明哼了一声。他平时总装成有文化有思想的样,只有在这时候才标榜自己的肤浅。

康立明听完彻底懵了,哇哇的嚷嚷了起来:“**。不是吧?真的假的?”

“妈了个的…”康立明闻言又是一阵气闷:“老从初中时开始写。散文、诗歌、短篇故事。不知投了多少稿,全失败了!还不如人家骗方大,随随便便写个东西一丢,竟然就印成铅字了!真,真他妈妈的!”

周立海持不同态度:“我想应该不会,他自己写的东西比别人的还要好呢,嘛要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