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厂房窗户向北,而当时一般建筑物地窗户都朝南,这种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这就保持了光线的均匀和稳定,而从视觉感受来看,恒定的光线又可以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美感。
这是一段光辉的历史,但随着历史的车轮,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厂房有很大一部分闲置下来了。2002年2月。美国人罗伯特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地模样。罗伯特是做中国艺术网站的,一些经常与他交往的人也先后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798”艺术家群体地“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由于部分厂房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整个厂区规划有序。建筑风格独特,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定居。慢慢形成了今天地798艺术区。
老杨被798一下子吸引住了,艺术是相通的,798艺术区包容了很多的艺术流派和艺术家,虽然他们的作品没有历史价值,但艺术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在本身就具备了超强艺术风格的厂房街区里漫步,欣赏着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
老色带他走访了那位名为知秋画家的工作室,老杨跟他聊了很久。通过闲聊,老杨了解到在这里的艺术家,有一部分混出了名堂,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只属于精神上的贵族,生活上还是很艰难的,他们需要机遇,需要有人认可他们的艺术形式,他们都是非常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
老杨这次参观可谓感触颇多,古玩是传承下来的艺术,但在当时当代制造这些艺术品的艺术家们,有很多不也是当时的社会底层嘛!难道非要等到艺术家穷困潦倒的死去之后,他们的艺术价值才能被认可嘛?!
不,好的艺术就是要被当代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这是老杨心中所想的。
从798出来的时候,老色的车上装了很多老杨买的艺术品,这些东西说实话老杨是不懂的,看着不错就买了,但这也是老杨的一点心意,是对这些现代艺术家的一种,怎么说呢,认可?敬重?还是什么,反正老杨也说不清,这些东西老杨是一点儿价也没还,人说多少老杨就给了多少。很多艺术家都对老杨表示了真诚的谢意,并希望老杨能常来。
晚上大伙儿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桌儿上老杨说了对于798的一些想法,老杨认为可以考虑扶持这些现代艺术家,可以在一线随拍上帮助他们出售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