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被身旁同学摇醒,撑开朦胧双眼,只见教授正压抑着怒气。秦江站起来,讪讪道:“咳,老师,我有罪,忽略了您的劳动成果,那什么,别气坏了身子,有啥题目要我回答,您只管问,咱们先讨论学术,再讨论我的人品。”
老教授让他气乐了:“好,大家都知道,焚书坑儒这典故很有名,起因是淳于越,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在那次事件中,又充当了什么角色?”
咦?淳于越?
秦江想也不想:“他是个踹了我两次屁股的老流氓!”
噗哧!
学生们忍俊不禁,蹩笑成一片。
“哥们,白日梦都做到这份上,干脆梦帝王啊,干嘛梦一小厮。找踹不是!”“他咋不干脆穿越呢。”
“笨蛋!表看那么多YY小说,还有,下雨天少去外边招雷,当心没穿越成,劈死你!”
“不怕,我可以重生。”
“你没治了”
“肃静!肃静!”老教授吹胡子瞪眼。手中教鞭,使劲鞭挞着讲台,梆梆山响。
秦江脑瓜也终于清醒过来:晕,时代弄稀浑了。
“这位同学形容的好,秦始皇时期,分封制已经是个落后的政体结构,淳于越依然坚持,那是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足证明他私利心重。说是混账也不为过。”老教授大肚能容,起码,人秦江挑起了同学们听课地兴致。不然大伙恹恹欲睡,自己搁这唱独角戏,多无趣啊。因此,对于他的不礼貌,也不再多责难了。
至此,秦江仍搞不明白,这是历史?人文?还是考古课题?“那个至于淳于越充当的角色,咳,恕我直言。我只知道坑儒过程。”
“哦?”老教授推推眼镜,兴致勃然问:“说说看。”
秦江清清嗓子:“焚书坑儒的由来始末,我就不多复述了,只说坑儒地点,就在骊山硎
老教授驳斥道:“那些都是民间讹传,一说在临潼西南部五里处,是一个狭长幽深地山谷,看似相符合而已,但无确切佐证;另一说它其实是咸阳坑儒的误记。因为骊山坑儒说,仅见于东汉初年卫宏作的《诏定古文尚书序》,而且也没有注明出处,其余古籍,均无记载。”
“《史记》记载的秦始皇咸阳坑儒,与卫宏所记骊山坑儒在地点、人数、坑埋方式上都不同。如此说来,秦始皇之坑儒,应该有两次,你怎么确定是骊山硎谷?”老教授言辞犀利。兼且学术高深。辩起来咄咄逼人。
秦江苦笑:“咸阳实际不算坑儒,而是围捕过程中。有小部分方士被杀,之后才进行集体掩埋,赢政之所以要坑儒,其实多半原因在于方士,当时的方士,已经纠集成了一个大团体,协私罔上,越来越趋向邪教发展,儒生呢,时值政见与赢政相左,才受到殃及,直到所有人都被拉去骊山硎谷活埋,才谓之为坑儒。”
如果梦是真地,秦江确定自己亲身经历了那场浩劫,误差应该不大。
老教授展颜笑笑:“这是你地猜测吗?”
底下窃窃私语:“恐怕他真的穿越过!”
“闭嘴!”
秦江不由静默,我能在地图上给他指出实际方位吗?虽然得以印证,但同时也会掀起惊涛骇狼,若人问起,你是如何知晓两千多年前的事情?怎么自圆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