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41章天王齐聚(1/2)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241章 天王齐聚

到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四人正围笑着在一T7绪渐起。

“四大天王”是娱乐圈的一个神话,像四gen发育过良的大树遮蔽了shen边后来的同类。大树至少象征了一zhong繁荣,四大天王的光芒在香港乐坛上空整整笼罩了十六年。十六年,是整整一代人的青chun,如果有一天你觉得不再喜huan四大天王的歌,那是因为我们的青chun逝去了。如果你至今还吼着他们的歌、一如既往地爱着“四大天王”那是我们的青chun真的逝去了。

上世纪80年代末,在张国荣、谭咏麟、梅艳芳先后退chu乐>不再领取任何奖项之后,香港乐坛顿时chu现了一个无ju星的真空状态。1990年刘德华、张学友、李克勤等人在同期新秀的角逐中占得先机,而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红使他跟张学友、刘德华一起在年终的评奖典礼上风光无限,三人被称为“三剑客。”但这个称号趁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膛目结she2的速度窜到歌坛最前列的位置,此时香港发行量最大的《东方日报》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册封四人,没想到就此广泛传开。1992年6月7日,在无

“四大天王”正式确立。这意味着这四个人已被公认为香港歌坛新的领班人,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其它歌手再度加入战团的机会。1990代是四大天王的年代,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四大天王”整个1990年代间在香港歌坛的地位牢不可破,他们推chu专辑总能轻松地卖个满堂红,他们推chu的歌曲总能轻易打上排行榜榜首,他们瓜分了1990年代香港各大乐坛颁奖典礼绝大bu分的大奖,而他们也总是轻易地击败一批批的挑战者从而更进一步地奠定自己的位置。可以说,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

其实,在“四大天王”横行之时,仍有一些新秀不断地发chu挑战,陆续有近十人曾被封为“第五天王”却没一个能持久,红了一阵就都沉寂下去,虽然其中不少人是很ju实力或潜质的。只是,各类新星旧星均无法突破“四大天王”形成的“势力网”因为他们的辉煌时期太长,到了他们逐渐隐退的时候,没有哪个艺人能够承接起他们的成就,香港艺人无以为继的危机越发暴lou。

话说回来,即使是这14年间,传媒圈、娱乐圈无论如何鼓噪“新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班人”黎明、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这四人的地位都能恒久不变,直到这四人日渐衰老,这些所谓的接班人仍旧默守在历史的角落。

在“四大天王”最红火的年代,他们几乎就是整个香港娱乐圈,虽然4都在多栖发展,但各自竞争最多的地方还是在音乐上,每年香港四大音乐颁奖礼期间,不仅4明争暗斗、各自歌迷更是口水横飞,1994年周星驰在《破坏之王》中扮演张学友的歌迷,影片中某黎明迷在张学友演唱会门口叫嚣“我爱黎明!”结果遭学友迷群殴,便是当时歌迷争斗的最好写照。同期的Beyond乐队团长黄家驹说:“香港只有娱乐圈,没有乐坛”可见当时“四大天王”的垄断有多大气势。

而“四大天王”全力拼搏几年后有所松懈,唱片质量有较为明显的下降,此时接班人却迟迟未lou端倪,于是便有一gu暗liu正在进行蕴酿,走另一条路的造星运动不久后便大规模展开。造星运动的兴起,还须“四大天王”说起,黎明和郭富城便是造星运动最成功的得意之作,他们正是所谓“偶像派”最初的代表人wu。受此鼓舞,各大唱片调整战略,以忽视唱片质量的重大代价,全力投入新星的形象包装。于是一批俊男mei女粉墨登场,宣传攻势一狼qiang似一狼,在人们尚未明白是如何一回事的时候,一批新的偶像已成功诞生。这zhong势态在1990年代后期几乎成为每一家唱片公司推chu新星的唯一手段。

后“四大天王”时代的歌星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