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十七章四门回龙阵
我轻轻的推开了石室的大门,里面黑漆漆的,既然已经没有退路,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要闯它一闯。
于是,我谨慎的迈进了石室,用脚试探着一步一步的往前走,一个一米左右的铜鼎摆放在正前方。
铜鼎里,是一些黄se粉末,我用手nie了一点闻了闻,是黄硝石粉,于是便把火把往里一伸,顿时升起了一guju大的金黄se火苗,石室立即明亮了起来。
我将火把熄灭,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环境。
这是一间完全人工打造的石室,面积并不大,青石地面,白条石封ding,四周的墙bi都是一块块汉白玉垒筑而成,铜鼎后面是一个圆形祭台,祭台之上置一石桌,桌上摆放一长条形石盒。
最让我失望的是,除了刚才进来的石门之外,再没有别的chu口。
除此之外,在祭台的后面,居然立着一touniu,我走过去仔细察看,原来是一tou外罩铁甲的木niu,个tou跟普通niu大小相当,也不知dao使用什么木材制成的,经历了一千六百多年,居然没有腐烂。
既然最后的chu路都被堵死,我索xing完全放松下来,不再那么谨慎,大步迈上了祭台,用手扶去石盒上面厚厚的尘土,louchu了三个字:藏经盒。
我yan睛一亮,急忙缓缓的打开石盒的盖子,一叠厚厚的绢书整整齐齐的摆放在里面。
我拿起一卷,手gan细腻runhua,缓缓展开,只见卷书的第一页用金线绣着四个大字:“孔明八法!”
我yan睛一亮,急忙往后翻,第二页几句简单的寄语,同样是用金线绣成。
上面写着:此书乃吾毕生之所学,习此书后,虽无经天纬地之学,但可治国安bang,就黎民于水火。此书共分八卷:兵、qi、阵、卜、巫、符、养、心,望得此书者用此于正dao,非善良聪慧者误传之,慎记,慎记!——诸葛孔明著
原来这里是诸葛亮藏书之chu1,我心中大喜,yin差yang错居然让我来到这里,于是急忙cu略的翻阅此书,希望能从里面找到chu去的方法。
盒子里果真有八卷书,都是用金线在丝绢上绣绘而成,在最后一页写dao:yuchu此chu1,须先点燃鼎中之wu,后将盒底第一张黄符贴于niushe2之上,加以转动,木niu将引君离开。
果真,在石盒底bu还有一叠黄符,我打开一看,没有一个自己认识的,于是拿chu第一张,将其他的与绢书一起,放到自己的背包里之后,对着石盒拜了三拜“多谢前辈传书之恩,晚辈定将好好学习,将此书用于正dao。”
言罢,转shen直奔木niu而来。
打开木niu的嘴,果然里面有一个长条形的niushe2,上面刻着很多奇怪的hua纹。
我曾听李大爷讲过,有一zhong古老的阵法可以通过诸招类符咒召唤yin灵,让其an照符咒中的指示,对刻有阵法的wuti进行短时间的cao2控,也就是短时间赋予wuti灵魂,实施这一阵法必须以火为引,所以孔明八法中才有先点燃鼎中之wu的言词。
原来诸葛亮的木niuliuma是通过这个方法实现的,我立即用唾ye将黄符贴到niushe2之上,只听得从niu腹之中传来了“嘎吱嘎吱”的声响。
这tou站立了一千多年的木niu,居然真的动了起来,只见它四tui前后jiao错,机械的向着后面的那面墙走去。
而那面墙,在它离开原地的一霎那,如同一面ju大的石门,整ti沉了下去,一条宽阔的通daochu现在我的面前。
看着如此巧妙的机关设计,我再一次gan叹诸葛亮的智慧。
…
林古渊走到起火的地方,发现原来那里是一条shenshen的地沟,沟里充满了黄se的硝石粉末,原来丙三的火把,正好落在了地沟里面,这才引起了连锁反应。
林古渊回tou狠狠地瞪了一yan丙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说完,tiao过火墙,站到了那一排排陶俑的面前,还没容他仔细观察,前面的五个陶俑突然以诡异的速度向他扑来,这个突然的举动让林古渊来不及反映,本能的用双臂一挡,然后借力向后飞了chu去,刚落地三个陶俑就跟了上来。
丙三看到陶俑居然会动,转tou就跑上了石阶。
林古渊和陶俑斗了几下之后,涌上来的陶俑越来越多,他长啸一声,飞shen也上了台阶,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上面的石台之上,那些陶俑并没有跟上来,只是又回到了刚才的位置。
林古渊站在高台往下看,只见下面火龙围成的田字形里,数千名陶俑都动了起来,前后jiao替,不停的变幻着阵型。
“老家伙真是yin险,居然在这里用陶俑摆设了四门回龙阵!”林古渊摇着牙狠狠地说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