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骨子里的东西是不可能轻易改变的,你是知道我是为什么到深圳来工作的。这些年我把该使的劲儿都使上了,我除了上班挣工资,还在业余时间卖策划稿,写剧本和专栏,赚了些碎银子,把家里的债都还清了。现在我父亲已经去世半年了,我弟弟也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我想我应该可以离开这里了。”
“我明白了,韩波,你在这儿工作是为了家人而放弃了自己,你现在辞职是为了活回你自己。”
“说得太好了,陶妮,我真的感觉到这个世界上最理解我的人就是你了。哎,你说我们俩怎么会这么投缘呢?”
“因为我们是拉过钩的好朋友嘛。”
两人相视而笑。陶妮突然看到韩波桌上的一叠稿子:“这是什么?又有新作了?”
韩波把稿子递给陶妮:“我新写的一个电影剧本,你看看吧。”
陶妮接过来一看,看着封面上的《昨日重来》四个字,满心的感慨:“就是我们演过的那个《昨天再来》改编的吗?”
“用了那个故事的一部分,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写三个女孩子十年间的友情。是一个影视公司约我写的,可是他们最后没有用这个本子。”
“为什么啊?”
“他们认为写得太理想化了,怕现在没人相信这种东西,怕没有市场,你拿去吧,我这儿还有底呢,这本就送给你留个纪念了。”韩波耸耸肩,笑着说。
晚上,陶妮坐在灯下,桌上放着韩波的那个剧本…韩波剧本里写的其实就是她和小杉、芳芳三个人,她的心隐隐作痛,其实这两年她在心里压根就没有忘记过她们俩。去年生日的时候,陶妮还特地从深圳飞回上海,赶到香樟树下,可依然没有见到她们的身影。在韩波的剧本里,这三个女孩儿最后终于又重归于好了,她们欢笑着同骑一辆自行车远去。可是这真的是一个理想化的结尾,在现实中这一幕是否会重现,谁都无法预知。
小杉公司搬家的那天,发生了一件奇迹般的事情。那天,一个看似五六岁的小叫化子坐在公司大楼外边的台阶上,蓬头垢面的样子让人看不清是男是女。他面前放着一张纸,大概是乞讨书之类的东西。
那些搬家公司的员工搬着东西过来,他们纷纷踩着那张纸而过。小叫化子看着那么多人从他面前走来走去,眼里露出惊恐不安。小杉转脸看到了,便远远地叫了起来:“哎,这孩子,别在这儿坐着了,小心一会儿碰疼你。”
小孩没什么反应,小方拎了一包东西过来,
“天哪,那个小要饭的,差点绊我一跤,你说现在讨饭的怎么都讨到大楼门口来了。保安也不管一管。”员工拍拍自己的裤子,生气地说道。
“我刚才跟保安说过了,他说那孩子腿不能走,管不了。”另一名员工小陈说道。
“腿不能走?那他是怎么过来的呀?”
“那肯定是人家把他抬过来的,等讨到了钱再把他抬回去。靠残童发财,现在这种人多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小杉从兜里掏出好几个硬币,又加上两张十元的钞票,递给小方:“你去把这些钱给他吧,让他可以早点收摊回去。看,这都起风了,这孩子挺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