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对的工作没找着,成天乐读书这么多年、
了家里那么多钱,实在也没法厚着脸
回家继续啃父母,他笑呵呵地想:“我也去过那么多地方、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总有办法混
饭吃的。”
在德国上语言学校的时候,他成天乐呵呵的,上课也不知在想啥。他与国内来的同学合租房
住,房东也是华人,平时一起
往的朋友也都是中国人,两年多的留学经历,连德语都没学利索,回国后更是忘的差不多了。
很不巧,他到黎那几天赶上了当地环卫
门的又一次罢工。每当有人问起成天乐,他对
黎这座传中的艺术与鲜
之都的印象时,成天乐
慨最
的一句回答是:“大街上到
是垃圾,烟
也太多了!”
与成天乐同一批到德国的中刚毕业的孩
,也有人顺利过了语言关、读完预科
了大学,不过这样的孩
比例非常少,一百个里面能有五六个就不错了,其他的人大多相当于
家里的钱到欧洲来旅游一趟。
成天乐毕业后本着专业对的原则,先后到几家广告公司应聘,倒也
了作品得到了面试机会,用设计
件
了几幅创意图,但都没有得到正式的工作。
就这样的日过了半年,又到了该付下半年房租的时候,成天乐有
犯愁了,难
还要打电话问父母要钱吗?这事不太好开
呀,自己可是在电话里跟家人了——在上海混的
好,有地方住也找到了工作,吃喝不发愁。
通了三天电话,成天乐大概了解到于飞现在正在从事
成天乐的留学生涯也不能完全没有收获,至少他用很“节约”的方式过日,去了欧洲很多地方。父母给他的生活费每月大约六百欧元,他付房租、吃饭,还和来自中国的孩
们一起厮混、结伴
去旅游,也到过
黎。
恰在困顿之际,真是时来运转,有一位许久没有联系过的朋友突然给他打来了电话,语气充满自信、态度充满情、对他很是关心,让成天乐非常
动。此人叫于飞,曾经和成天乐一起在德国留学两年,据成天乐所知,于飞的家境一般,
国留学负担也不轻松。
成天乐会画画,从小学到初中,都在当地少年学习绘画。绘画
平如何且不,但和同年龄段的孩
相比,这还算是他能拿
手的“特长”又是经熟人介绍,成天乐来到上海,在东华大学附属华夏学院
术设计专业读了三年专科,终于拿到了大专毕业证。
于是成天乐就留在了上海,与一起毕业的大学同学合租房,在必胜客打了一份工——在后厨切披萨。闲暇的时候还通过同学介绍,偶尔帮人
设计、打零工再赚
零
钱,倒也能混
饭吃。
本世纪初,很多大学扩招并行改名,比如中国纺织大学就更名为东华大学,所谓华夏学院是它合并的一个二级分院。成天乐的成绩就算在这里也只能读上专科,学费不便宜,但是混张毕业证倒也不困难,难的是毕业后的就业。
从欧洲回来,他的父母也退休了,家里的经济条件远不如以往,儿的前途成了令人
疼的大问题。这时他堂
夫的一个朋友恰好办了个
考补习班,于是就送他补习了一年去参加
考,清楚他的文化课成绩不能指望,于是选择了艺术类专业。
于飞在德国的语言学校经常逃课,后来还和另一个中国来的女孩同居了,直到回国前才分手。回国后成天乐曾给他留下过联系方式,但这几年没什么消息,此时却突然来电话了,于飞显得很忙碌的样
,每次通话也就是三五分钟,却对成天乐的近况非常关心。
但另一方面,也怪成天乐自己不争气,他在国内读中尚且是那
成绩,到了国外离开了父母与老师的
束,还能指望他莫名其妙自发地脱胎换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吗?父母倒是这么希望的,但这
希望未免太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