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章掏老宅子二(2/2)

唐风环顾四周,说:“这是明朝时期的老房,如果当时使用的家能够保存到现在的话,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永乐年是明成祖朱棣的年号,正是他,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唐风很有兴趣的问:“大爷,能不能把你们家的族谱拿过来瞧瞧。”

唐风再一看结构,明显的榫卯结构,整张桌没有任何金属衔接。造型古朴简约,结构牢固,注重功能和实用,确实符合明朝民间家的特质。唐风又看了看那几张椅,最终得结论,这绝非现代的仿品,肯定是民国以前的产

林沐雨轻声问唐风:“这里能淘什么东西来呢?”

跟其他古玩不同,年代只是决定价值的次要因素,关键因素在于材质。明代是中国古典家发展的黄金时期,家材质多采用黄梨,紫檀木这样的木,很少使用其他材质。别看现在的黄梨和紫檀木价值非常,放到明朝那会儿不见得多贵重,如果这一真的是黄梨或者紫檀木,那价值就要上百万了。

冯大爷才一走,赵永世就迫不及待的跑去查看那张八仙桌,唐风和江源也凑了过去,这张桌呈褐,没有上过漆,木纹清晰,整张桌没有雕这样的复杂纹饰,桌沿只有一些常见的简单回形纹。

如此压抑的氛围,让诸人都有渗,谁都没有说话,整个院里只有林沐雨跟鞋踩在石质地板上的声音不停回。脱离时代的老旧房,神秘的独居老,几个外来人的闯,活生生的恐怖片场景。

到了堂屋,冯大爷指着堂屋中间的那张八仙桌和几把椅:“既然你们都已经来了,我也就不绕圈了。家里有年生的东西都在这里,早些年就有人来看过,多多少少也过价,但当时我总想着给儿女留着,持着不卖。现如今,我老了照顾不过来,儿女们也肯定用不上这些,你们要是看得上随便给钱拿走吧。”下乡收古玩就有这么,这些东西的主人大多不懂行,有些东西就当理品给卖了。当然,时下全民收藏,跑这条路的人越来越多,行情也就跟着上去了。不像早些年,完全是收废品的价格。

冯大爷想了想,说:“我们家有族谱,好像是什么永乐年吧。”

冯大爷这四合院要比陈彦他们家小很多,大概是长时间人气不足的原因,这四合院有森森的,换了晚上估计都没人敢来。而且这院长年失修,显得异常破旧颓废,难怪连租房的人都没有。

听冯大爷的气,似乎不是很在乎价钱,唐风心里开始发了。

冯大爷:“成,你们先等等。”

江源礼貌的拿中华递给冯大爷,这边的陈彦急忙上火,冯大爷也不客气,上烟了一。赵永世看这老好说话,借机问:“您老祖上什么时候迁居到通州来的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