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天无语了,丁诚好歹算半行了,到现在说话还是这么地“
”唉,也只有随他了,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转换过来的:“这是桐木制的,梧桐树
大
,而且常把梧桐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凤凰是鸟中之王,而凤凰最乐于栖在梧桐之上,可见梧桐是多么地
贵了。现在的人们也常说‘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而且,梧桐是最轻的木材之一、并且不透
气,以很少分叉儿和歪斜等特征被认为是
级木材之瑰宝。”
骆天的话音落下,那琴的主人愣愣地端着茶杯,却忘了往嘴边送,好半天反应过来:“我走了好几家了,他们能认来是蕉叶琴,可没有一个有你说得这么地
地,你才是真行家啊。”
那人大佩服,连连
,可心下也担心,这老板能
得起价格吗?
“蕉叶琴难作主要在几方面:首先蕉叶式琴的外形制作很难把握,琴膛的厚度不能太厚,叶边要薄,边缘的曲线要自然畅,整
造型
现要有艺术
;其次是琴腹内的
理非常难把握,由于外
造型变化的复杂
使得琴腹的结构
理及其困难;还要就是由于它的的工艺复杂,需要的工时长,
一张蕉叶琴要
费相当于
三张其他式样琴的时间,如果解决好了这些问题,可以说制作蕉叶琴是制作古琴的
峰了,所以斫琴师们为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技能,都把创作一张好的蕉叶琴作为目标和骄傲。”
“这琴面的边缘及琴两侧模拟蕉叶有一些起伏的曲线,叶边很较,曲线自然畅,无一丝造作之
,因此琴腹内
的
理也比一般的样式要复杂一些。另外,蕉叶式琴首的护轸也与其它样式有所不同,常见样式的护轸是左右各两个,而蕉叶之有一个,从工艺来说,这把琴就是
品。”骆天毫不吝惜自己的赞
之情。
那人浑一凛,他虽然不是行内人,这这些话他听祖父说过不止一次了,所以相当震惊,没想到撞上的真是行家。
丁诚了一句话:“这是什么木
制的?”
丁诚好奇:“那么,这把琴是明代的?是祝公望的手笔?”
“呵呵,蕉叶式与其它样式不同的是,其它样式多是在琴的两侧有所变化,而此样式不仅在琴两侧有变化,而且琴面也有一些变化,甚至有些蕉叶在琴底也有一些
理。琴额中央为仿蕉叶之
,刻有一长条浅沟,当然了,也有一些蕉叶琴在琴底也有浅沟,比如这一把。”骆天把琴翻转过来,果然,琴底有一条长长的浅沟。
“最早在明朝《永乐大典》中已有记载,书中说早在唐代时就已经现了蕉叶琴,但至今并没有真正的传世实
,虽然蕉叶琴的样式和制作工艺
传了下来,但是我们现在见到最早蕉叶为明琴,明朝一位叫祝公望斫琴师善
蕉叶琴,现在
传下来的大多是他的手笔,唐代的蕉叶琴至今也没有发现,不知
有没有横空
世的一天。”
”